2008年2月9日星期六

净空法师:流水有情

线装情结

净空法师:流水有情

温任平
 
净空法师的分量在于他的智慧。他对欧美及许多先进国家的教育方式感到忧虑,大多数国家都鼓励学生竞争,甚至是不择手段地竞争……
听净空法师谈多元教育的重要,他把“佛教”解读成“佛陀的教育”,令我耳目一新。法师受人尊崇不必笔者在此赘述,他访问90%是回教徒的印尼一样受到副总统的接见。大师还亲手送过好多观音菩萨的雕像给世界各地的基督教主教呢,由此可知法师在大家心目中的分量。当然用世俗的所谓分量、地位估衡净空,不免有些不伦不类。
法师的分量在于他的智慧。他对欧美及许多先进国家的教育方式感到忧虑,大多数国家都鼓励学生竞争,甚至是不择手段地竞争,这些在竞争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一旦当权主事,即可以竞胜之名发动战争,而不断升级的战争只会导致世界末日。
 
没有谁比谁强的竞争意念
净空法师回顾中国过去的教育传统,他说:“中国古代只有小学,没有中学,中学是一个耳提面授的过渡期,学问有成即进入太学,太学就是今日的大学。中学阶段的少年或青年学子,随着老师或吟诗作对,或研讨学识,老师带着学生游山玩水,从大自然那儿得到知识与体悟。树荫底下讲课,自由自在地学习,其间洋溢的不是‘谁比谁强’的竞争意念,而是教学相长的和乐气氛。”
大师诠解“十法界”,他说不要执着于“十”这数字,宇宙并非只有十法界,“十”代表的是“无量”,其意义是“圆满”,故“十法界”是“无量法界”。净空赴中国弘法,接待他的是国家宗教局负责人叶小文,叶先表明中国共产党服膺无神论,大师心平气和地和叶小文说:“神”字拆开便成“示”与“申”,根据篆书“二”是天,“示”的指意是“上天垂相”;至于“申”中间那股力量要冲破3个关卡,才能一以贯之,领悟宇宙人间诸现象,能有这种领悟通达的圣人既即是“神”。叶笑而回应,这样看来我们共产党也不必口口声声主张无神了。
 
情与无情同尔一体
就我的领会,净空对“有情”与“无情”的诠释能见出其睿智。他说天下万物皆是有情的,因为“情与无情,同尔一体”。笔者这些年来浸淫于各类宝石与其他矿物的研究,深感硬崩崩的石头都各有各的能量,这些能量既能用仪器精确地衡量,亦可用身体的穴道感应之,宝石(半宝石)置放于身体各主要神经系统的反应区有十分神奇的疗效。我很早就明了不能视石头为无情物,而这是理性的认知,而非早年读曹雪芹《红楼梦》,受到通灵宝玉的熏陶影响。
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视流水无情,孔子临川乃有“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的感喟,诗人墨客更多“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各种说法。净空法师引日本科学家江本胜博士对水的研究,发觉水亦有情,它会听、会看、会感觉(植物也能,但是这发明年载较早)。这位日本科学家经过逾10年的不断研索,终于发现原来水是懂得感应的。一杯洁净的水,如果有人写了“杀戮”、“伤亡”这些字眼在一张纸上,把这张纸覆盖在杯口,半小时后把纸移开,然后在显微镜下细察水的分子结构,它的图案结构紊乱不堪,不成形状;又用另一张纸写着“和平”、“快乐”等字眼的白纸覆盖杯口,水的分子在显微镜底下竟然出现整齐有序的雪花图案。啊!原来水是有灵性的。
笔者目前正在研究着晨露的形成(Dew Formation),与其储存天地能量的道理,如果能有所发现,当写成文章就教于净空大师与江本胜博士。
( 南洋商报-南洋副刊2004年7月5日 )

自我兑现的预言

线装情结:

自我兑现的预言 2008/01/28
温任平

以预期当日运势好的方式,使运势好起来也是一种“自我兑现的预言”,我建议大家,晨起便带着笑意,走出房门,向家人问好,往外见客心存善意——。
有一种预言叫做“自我兑现的预言”(Self-fuifilling prophecy),如果你觉得这次应征工作面试,可能会因为说话不得体而失败,不被录取。你在信心缺缺的情况下面试,对话时结结巴巴,果然被淘汰。这就是“自我兑现的预言”。 反之,如果有人说你气色很好,今年文昌照命,只要肯下苦功,今年一定考得好成绩。你听了这话如同打了一剂强心针,孜孜不倦,读书备考。考试成绩出来,你果然以8个A名列前茅,这是另一种“自我兑现的预言”。 目标是精神负担 保险界、直销业以及房地产、汽车经纪大多受过这种“自我兑现的预言”的训练。自己给自己订下销售目标,公司或经理/上司也给你锁定销售额。一些公司员工早上要喊一轮自我激励的口号,办公室贴满了“我是百万雄师”、“更上层楼,跃升成为钻石级经理”一类标语,如此“催谷”,这已不再是“自我兑现的预言”,而是一种精神负担或身心灵鞭笞。 任何事都不能做过了头,所谓物极必反。我就看过不少业者因销售额达不到而愁眉深锁,自怨自艾(别人做得到,为什么自己那么差劲,不能完成sale target?),有者忡忡失眠,有者脾气变得暴躁易怒,更恶劣的情况是精神分裂,整天喃喃自语,失去了奋斗的能力与意志。 喊口号无济于事 还是那句话,什么事都不能做过了头,物极必反。我参观过保险业者的办公室,墙壁上挂满各种激励标语,感觉是:触目惊心。我出席传销业聚会,听到大伙儿机械式地喊口号,我当时想写的文章题目是:“谈喽啰文化”。过去的山寨寨主与义和团领导都流行一呼百诺,做手势、搞动作,然后喊口号,这不是喽啰文化是什么?从事上述行业,情商指数(EQ)要高,有挫折但要能消弭挫折感,光靠干嚎呛声,其实无济于事。原则、理念、行动与实践的各种途径与策略的传授与意见交流才能把业者的工作能力提升,从而提高业绩。 我是一个很传统的人,我相信“一日之计在于晨”,因此每天起来,我都会很感恩,我告诉自己:“我又赚到了一天”。我会告诉自己今天要办好应该做的事,如果有5件事,我会以其重要性为先后秩序,然后告诉自己我要把它们一一做好,我向自己许诺“我一定能完成”。这是我的“自我兑现的预言”的履践方式。 而且,我还在一张白纸分四行写了20个“好”字,写的时候正襟危坐,正心诚意,我要当天好,如果可能我要每一天为自己制造一个小小的惊喜作为鼓励。在白纸上写20个“好”字是密宗加持法,本来“密法不能传四耳”,意思是说密宗秘法只能由一人传给另一人,不能有第三人在场。但我已超逾了密宗初阶,在这方面可斟酌行事。大家不妨试试看,整个过程无需喽啰文化的呛声喊叫,惊动左邻右舍;也不必效法保险业者的标语泛滥,令人见到重重关卡而气馁。就是一个“好”字的重复铭记,“好”可以是金钱、友谊、爱情,甚至是生意合约的签订,因为“好”不设限,因此它无限。有缘的读者不妨一试,这不是“催谷”,而是在你脑内的“海马回”(hippo-campus)铭刻,而“海马回”会配合肾上腺激素,抖擞精神朝“好”的方向走。 以预期当日运势好的方式,使运势好起来也是一种“自我兑现的预言”,我建议大家,晨起便带着笑意,走出房门,向家人问好,往外见客心存善意。每个人都知道“相由心生”,只有很少人能还原思考,“心由相造”,如果你的嘴角如弯了的仰月,笑容可掬,你的情绪可能会坏吗?你的心情可能低落吗?这也是一种自我兑现的预言,在现实生活里,擅用“自由意志”(free will)给自己打气,其实一点也不玄,却能臻至近乎玄异的效果。

男人的酒窩:領帶文化

男人的酒窩:領帶文化
文化空間
星洲廣場
溫任平
2007-12-30 00:00
男性西裝可謂簡便,一件襯衫外面套上一襲大衣,再配上長褲便差不多了,當然這種穿比較悠閒。大衣襯衫再襯以領帶,那就端莊、嚴肅、好看多了。
西裝真是人類想到的男性最佳服飾之一,穿大衣使胖的人看起來不那麼胖,連肚腩都能隱藏;瘦的人把大衣紐扣打開,像多了鳥的翅膀,飄逸自在,大家也就沒留意到大衣內側的排骨了。但大衣不是本文的主題,本文的主題是“男人的酒渦”──領結,以及圍繞這酒渦的領帶文化。
男性穿的白色或淺色襯衫,外面套上大衣,無論如何都花俏不起來,要花俏得在領帶的顏色、圖案、花紋、布料下工夫,男人在莊重的服飾上面可以名正言順地掛上一條色彩鮮艷的長條絲綢,是一項偉大的美學發明。男性服飾除了豪邁粗獷風格的牛仔裝不談,要莊重得體仍得用“合理化”(rationalise)的方式,借助女性的俏麗繽紛。長袖峇迪上衣,多姿多彩,圖案大膽新款,充滿抽象美,是絲綢領帶的身體版圖的擴展。
我從電視節目上視察男仕們打的領帶,發覺政治人物像美國的小布什、俄國的普汀都談不上特別(普汀好些),主要的問題出在領結打得不夠技巧。按理來,這些大人物在鏡頭前應該有人事先替他們裝身,不知為甚麼就是忽略了領結的狀態。夠不夠凸,側看即知。領結的下面壓出來的槽不夠深,領帶自然凸不起來。這個凹槽形成的底下架構使領結有立體感,這就是所謂“男人的酒窩”,這個比喻倒不是我發明的,而是在北京人民大學講授《外交學》、《禮儀學》的金正昆倡言的。
領結能浮凸有勢,綁領帶的人技巧要夠高明、熟練,領帶的布料質地要上乘,缺一不可。普通的尼龍或棉布領帶,縱使技巧高,硬硬把領結凸襯上去,不用一兩個小時它會自動扁塌回去,只有真絲綢才能同時具備柔軟度與韌性把槽坑鎖定,把領結撐起,只要你不用手指去捺壓它,這領結可以天長地久地凸起來。這些細節看似不重要,但它傳遞的訊息有二:一這是時尚(別人不喜歡時尚是別人的自由);二是當事人打的是布質上等/高級的領帶,這間接反映了當事人的經濟能力與社會地位。
如果你只是普通白領,沒能力購售價100令吉以上的高質領帶,而只能買些二、三十零吉的廉價貨每天上班使用。如此情況,你只能以技巧補領帶質料之不足。棉布領帶易平扁,左右兩邊不妨多捲一圈加深領結底下的溝坑,凸顯領結。購物中心目前有售賣拉鍊領帶,領結打得高挺,價格40令吉,布料質地中中,不細看的情況下可以魚目混珠,冒充高檔貨,是大眾文化的詭計美學,是工藝設計搞出來的贗品(Kitsch)。
鳳凰衛視《時事評論》節目大概以石齊平的言論最有份量,他的領結稍大了些,所幸他的軀幹碩壯,缺點不易看得出來。時事評論員當中以邱震海最弱,他分析的東西都是你我都懂的老套,但他打領帶倒有幾分真工夫。主持人鄭浩領結打得小而拘謹,領帶的色彩選擇與大衣不襯。新聞廣播員姜聲揚,才三十多歲,是男人最愛美的年齡,但他的領結下端經常皺摺,太粗心大意了。最搞笑的是蔡瀾打的領帶,七彩斑爛,仿似打翻了顏色盆。蔡瀾的領帶與他的食相一樣難看。
粵語連續劇《刑事情報科》中的人物王喜、林保怡這些少壯派,領結打得夠挺,一方面展示男人的酒渦又帶點Bobo的隨意。Bobo是Bohemin(波西米亞)與Bourgeois(布爾喬亞)的合成詞,站在舞台上的節目主持人通常只有一個Bo,有布爾喬亞的小資格調,卻缺乏波西米亞的飄逸。男模特兒把領帶吊在頸上,領給半天懸在胸前,有波西米亞人的Bo,卻沒有布爾喬亞的“成功人士”的表徵。
赴北京之前與返馬之後,一直追看香港連續劇《天幕底下的戀情》,我看的不是劇情,而是鄭嘉穎每次出場打的領帶。他的領結打得好看,挺得要蹦出來,沒有皺摺,他用絲綢製的亮面鮮紫色,令我內心震動。他掛上蘋果綠的領帶,領結與領結下端如拱橋般弧形凸起,我明白片集的製作人在搞文化顛覆。我們都是在學院泡過的人,凡是初入學的新生都得戴蘋果綠的領帶以示你只是個Freshie,而新生得面對師兄們“合理”的戲弄與折磨。但鄭嘉穎在劇中屢次以蘋果綠領帶出場,昂首闊步,把年輕人的青春活力散發出去,這是“新感性”(new sensibility),電視文化為蘋果綠領帶的意涵重新編碼。
領帶是身分品味的象徵,近來流行輕淡色,質地閃爍生輝,在頸下形成一簇亮色。領花太莊重了,除非出席盛宴,否則沒有必要把自己打扮成另一個曾蔭權。千萬不要用領帶夾,只有稅務、軍警、航空員工才用得上領帶、領帶夾那樣的配套。領帶一旦制服化便成了工作服,還是讓領帶搖曳生姿較為浪漫。有人把領結凸露視作男人隆胸或陽具能舉的暗喻,那是文化“誤讀”(mis-reading)或“逾讀”(over-reading),女性欣賞領帶的精緻美不會出現性衝動,有關各造大可放心。
星洲廣場‧作者:星洲日報/靜中聽雷.溫任平.30/12/2007

作家‧學者‧文人

作家‧學者‧文人

溫任平
2008-02-10 00:00
錢鍾書在其《管錐篇》第一冊寫出他的感想:“詞人體察之精,蓋先於學士多多許矣。”於《管錐篇》第二冊又意猶未足,指出:“詩人心印勝於註家皮相”,註家是專搞註釋訓詁的學者。第二冊還有一句得更直接:“秀才讀詩,每勝學究。”詩人作家是藝術家,直覺力、想像能力甚至敏感度都比純粹做學問的專家強。
學者、教授有他們的學術貢獻、文化地位,但不少學者教授或囿限於自己的訓練或門戶之見,看法往往流于一偏之見。面對同一篇作品,從結構主義的視角去審視,與從後結構主義的觀點來評價,差別可以很大。用後現代主義的要求讀現代詩,很多現代詩在藝術表現甚至“不及格”。為甚麼會有這樣的結論?因為“主義主義者”(ismismist)要求形式合模,合模作品為佳,不合模者即不入流。文學作品經常逾越常規,逾越“後學”(後結構、後現代、後殖民……)的學術預設;見一斑而言窺全豹,是現化學究的通病。德國文豪歌德說:“理論是灰色的,唯有生命之樹常青”,文學藝術才是生命之樹。詩人作家為了讓“行內人”讚好,玩語言、玩形式以求“合模”,那是本末倒置。先要有作品,才有作品批評。創作之際處處考慮批評家的學術尺度,不僅是本末倒置,連孰先孰後的秩序都搞錯了。
作家如果本身也是批評家,優點是情理兼顧,當事人既具備藝術家心思細膩的敏悟,同時亦兼有學者剖析闡解,月旦自己作品的識見。可是優點也可變成缺點,理論認知使作家下筆維艱,因為要考慮形式結構、原型神話、象徵系統、暗示歧義,多般考量,筆哪裡還能做到如行雲流水,倚馬可待?港馬新台不少青年作家踏入學術殿堂,考到文學碩博,當了大學教授,論著一本本出爐,文學創作從詩、散文到小說不是偃旗息鼓,便是大量減產,偶有作品,素質亦大大不如少作。理論浸淫可以使感性萎縮,這方面的例子太多,提名道姓有失厚道,我還是多提些理性發達又無礙於感性發揮的外國作家學者比較恰當。
台灣的余光中、楊牧他們兩人能詩、能散文、能批評、能翻譯,可謂多才多藝,十分難得。年輕一代的詩人孟樊,詩史的整理、詩論的闡發都做得不錯,可惜詩作不多,成績參差。張大春的小說變化多端,勇於發掘新題材,敢於另類形式表現,他的兩部文學專論,闡析小說稗類,表達其文學不安與焦慮,視角獨特,根基紮實,能言別人所不及言。張大春發明的“新聞小說”能嬉笑怒罵,戲劇感與時效性兼備。張大春是那種理性拿捏得準,感性亦能從容恣肆的作家學者,他褒貶時事,痛斥奸邪,讓他多了另一重“文人”的身分。
所謂“文人”(man of letters),照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說法,是“具有一點喜劇色彩的獨立學者(Privat-gelehrter)……文人總是極力與國家和社會保持距離。”班雅明提到的文人有蒙田(Montaigne)的世俗智慧,巴斯格爾(Pascal)格言式的思想力度,與孟德斯鳩(Montesquieu)政治思考的開明與勇氣。70年代的劉紹銘在出版學術專著之餘,總不忘抽暇寫些書簡,人在新加坡大學英文系任教,乃有《牛車水書簡》面市;人在香港,他的《馬料水書簡》亦不斷,還曾仿效劉鶚寫過《二殘游記》的筆記小說。張系國專業是電機工程博士,小說寫得出色,他的議論從早期的《英雄有淚不輕彈》、《讓未來等一等吧》,用洪範叢書出版人的話:“以敏銳犀利的筆鋒揭露現實世界的矛盾和困境。”他還以“域外人”這筆名批評過《色.戒》內蘊的“漢奸意識”,當時人在美國的張愛玲讀後甚為震動,還特別寫了篇反駁文章寄給香港的朋友宋琪安排發表。張系國與張大春之不同在於前者下筆莊重,以文史哲為背景攻堅;後者調侃、諷刺、戲擬、嘲弄,十八般武藝都用出來,聽說李登輝好幾次讀到張氏的新聞小說都撫胸口喊痛。
這些年來,我一直都沒錯過楊牧的文人小品或所謂隨筆,他為報章寫的專欄,後來彙編成《交流道》、《飛過火山》,針砭文化狀況、學界現象,大抵秉承儒家溫柔敦厚之道,微言大義,所謂學者型散文庶幾近之。不過楊牧畢竟是敏感的詩人,他悼念唐文標,正如他悼記乃師徐復觀,寫得情真意切,十分感人。他寫《胡金銓單騎過鬼塢》,為已故胡導演籌不到足夠的經費拍一部19世紀羈留於美國加州的中國工人血淚史而抱不平,當時台灣資金雄厚的單位不少,卻無任何單位願意輔助。讀楊牧於末段如斯寫:“就讓一個近30年來我們最優異的電影導演坐困愁城,讓一個震撼人心的故事藏在劇本裡不得伸張……”我忍不住哭了。
當前能承繼楊牧這種文字功力的文人是誰?是楊照。他早年也寫過詩,理論的基礎穩健,一部《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不讓張大春專美於前。但我還是欣賞他題材繁富的文化短評。開首幾段,楊照總喜歡扯些歷史典故,描繪社會政治背景,閒閒運筆,仿似漫不經心,最後一兩段才“圖窮刃現”,直擊問題核心,令人讀到末節才愣住了或發出會心的微笑。楊照這種功力,我想在某些方面是借助他的詩人本能:善於隱藏,了解文字能於電光火石間予人頓悟。
星洲日報/靜中聽雷.溫任平.10/02/2008

牛仔褲的文化悖論

牛仔褲的文化悖論
溫任平
2008-01-27 00:00
我第一次牛仔褲是在7年前,那時F2K恐慌瀰漫全球,同一年我托老友傅興漢往北京的“瑞蚨祥”百年老店買下一襲棕色長袍,這兩件事幾乎是在同一個時段內進行,我內心的文化碰撞可謂激烈,我想在潛意識里希望同時擁有或把握東西方兩種文化。服飾不僅是器用,也有象徵的意義。
,第一條牛仔褲出現於19世紀的歐洲,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國把這種藍領工作服,在20世紀下半葉變成不分階級、年齡、宗教、種族的時尚。牛仔褲耐用,不怕皺摺,不易損破,只需“低度保養”(low maintenance),我有個朋友告訴我牛仔褲還耐髒,他穿的深藍色牛仔褲每半年才洗一次。12月我人在北京,冬寒料峭,一般西褲原來透風,只有牛仔褲才禦寒。我在中國人民大學的《國際儒學論壇》上碰到的資深教授,當中有五分之一的人也與我一樣,上身套厚厚的大衣,頸項纏圍巾,底下穿的是結結實實的牛仔褲。如果有人以為穿牛仔褲教育水平偏低,那肯定是一種誤讀。
香港娛樂界很早就看出牛仔褲的踰界動能,一些藝員在TVB台慶上身穿畢挺的大衣,下身襯以不羈的牛仔褲,既雅又俗,把鄉村與城市因素綰結在一起。是曾志偉還是譚詠麟率先示範?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粗布工作服由於它的“自然性”(naturalness),它把差異性減到最少,不僅適於勞動階層,也適用於都市優皮。它的“非正式性”(informality)凸顯了它的“單性”或“中性”(unisexuality),男女老少咸宜,而且穿來從容自在。如果我們說牛仔褲是美國的重要日常服裝,也是美國對國際時裝行業的唯一貢獻,雖不中亦不遠。
在歐美,一個年屆中年、白髮侵鬢的公司主管,周一到周六上班穿入時的西裝,星期天卻穿T恤牛仔褲在庭院草坪割草,這裝扮傳遞出肉體勞動的尊嚴,使這位CEO級的人物受到鄰居的刮目相看。而這種價值觀已在亞洲許多發展中國家流行起來,牛仔褲的生成,其衍義可以擴展到其他國家與群體去。與美國西部有關的意義群,如自由、粗獷、勤勞、自然,就在牛仔褲運載體裡。
當然,牛仔褲這文化象徵,可以被顛覆,故意損毀、撕破、漂白,或浸在化學藥水裡讓它皺摺、斑駁,但這種顛覆式的對抗極易被廠商利用,即把毀損變形的牛仔褲宣傳成時尚,讓“敵人”成為“朋友”,同時擴充了牛仔褲的文化旨趣。牛仔褲在正常的情形下要穿至破損、褪色、殘爛,非二十載不為功,因此大家都了解眼前晃晃擺擺穿破舊牛仔褲的年輕人,並非由於貧窮才穿這種爛褲,真正貧窮的人不會以衣衫襤褸為時髦,牛仔褲雜染,不規則漂白,乃故意為之的“搞破”,但這種文化對抗,面對老謀深算的時裝業者先是“遏制”(containment),後來索性“收編”(incorporated)。廠商自己製造加工褪色的有洞牛仔褲,把抵抗符號收編到時尚的宰制體系里。Macy’s甚至在廣告文宣裡強調“破得恰到好處”的輕鬆自在,CK將舊褲與“舊愛”(old favor)聯系在一起,以物質商品綰接時間與感情,把群體的服裝抗爭馴服在流行的消費主義裡。
牛仔褲曾在80年代往上發展,褲頭跨踰了肚臍直逼胸臆,近期牛仔褲往下溜,溜到只靠兩側盤骨支持,露出肉麻(性感?)的股溝。時尚潮流能讓仕女們露出隱私處,而且有那麼多人趨之若鶩,因為時尚一族追求新奇另類,不自覺被“合模機制”(mechanics of conformity)所牽引,渴望自己穿與眾不同,成為“自己”,卻反而穿其他人相同的服裝,這是文化悖論的具體事例之一。類似的悖背現象,在服飾選擇方面可謂不勝枚舉。
這種埋藏於深層意識結構的悖論出現在我身上的最尖銳例證是,在我購得徐志摩式的長袍的同時,我在吉隆坡的購物中心男裝部一口氣買下了米色、淺藍、深藍3條牛仔褲。在我的文學評論與文化研究裡,摘引中西典故,表面上看似左右逢源,但是我經常面對的文化煎熬是:為甚麼自己的論述要仰賴那麼多的西方術語?是中國學術的內部匱乏使筆者不得不求助於外援?還是歐美學術強勢使我不知不覺“西瓜偎大邊”,依附到西方的話語霸權那兒去?國內還有不少搞批評理論的人,甚至對自己這種傾向性,以及這種傾向性的促成因素毫無自覺,沾沾自喜呢。
不要自責了,讓我們還是回到牛仔褲這個未完的議題去。牛仔褲男女皆宜,因為男女穿起來都從容灑脫;牛仔褲甚至適於6歲以上的孩童穿,這些6歲便開始穿牛仔褲的孩子,恐怕一輩子都離不開牛仔褲這種剛健(ruggedness)與活力的基本服飾。馬庫斯(Herbert Marcuse)曾經指出大眾文化是另一種父權,在這兒牛仔褲是大眾文化的媒介,它直接影響抑且控制“初生的自我”(nascent ego),滲入兒童的心理意識深層,在行為習慣方面表現出來。我一直不知道牛仔褲的文化滲透力與美學感染力,一直到7年前我第一次穿牛仔褲,之後,我便發覺牛仔褲是我週末與出門遠行的隨身之物:牛仔褲已成了我肉身外延的重要部分。
星洲日報/靜中聽雷.溫任平.27/01/2008

2008年2月8日星期五

從穿鞋談到禮儀文化

從穿鞋談到禮儀文化(作者:溫任平)
2007-07-29 (星洲广场)
中國真是一個奇怪的地方,這個國家的大學不僅有禮儀系也有殯葬系,真是開了我的眼界。殯葬系與出殯、葬禮、墓園設計有關,這兒不談,金正昆教授在中國人民大學教商務禮儀、政務禮儀、公務員禮義、大學生禮儀和涉及外交的處事禮儀,十分有趣。我教了29年的書,換了7間學校,發覺有不少男同事喜穿繫帶涼鞋來學校上課,女同事當中,也有許多穿對矮跟拖鞋上班,其實上學也好,上班也好,不論男女,穿露趾露跟的涼鞋或拖鞋,均有欠莊重。金正昆認為“不得體”。教師都有不錯的教育背景,偏偏不懂穿鞋應有的禮儀,其他公私企業或部門的員工從鞋子衣,問題也是一籮筐。白領階級,男的穿皮鞋,女的穿包趾包跟的高跟鞋(從平底到兩寸半)是不成文的規矩。上了年紀的男人可穿看起來與皮鞋無異的塑膠底皮鞋,可免滑跌;女的上班一族穿3吋以上的高跟鞋,搖搖欲墜,上下樓梯,令人觸目心驚,自己穿這麼高的鞋子也擔心一失足成千古恨。這點金正昆沒說,是溫任平觀察到的。穿3吋半高跟鞋,步步蓮花,也是步步驚心,是專業模特兒玩的平衡游戲。上班女性,左手一個包包,右手一大疊文件,一下子失去重心,可能會摔個狗吃屎。男性白領不宜穿T-shirt,周六是例外,國內大小銀行過去允許員工T-shirt配牛仔褲上班已成了歷史,今日銀行實行一周五天制,不過一些私人商行仍准許職員於周末穿較簡便的服裝工作,比方說,周一到周五都需打領帶,周六則可豁免。服裝是文化的表徵,是禮儀的外現。軍警、醫生、護士、律師、法官都得穿制服,除了方便辨識,也讓業者本身對自己的職責、使命有所認同,一般人的衣或打扮,則以配合自己的年齡、身分還有出現的場所而定。男人穿起來像個男人,女人穿像個女人,這是常識。目前流行中性化(unisex),年輕人搞搞新意思無妨,中老年也隨波逐流,搞不好會把自己弄得“四不像”。老人家不宜打扮成稚童,正如稚童不宜穿像仙風道骨的郎靜山,當然,上台演話劇例外,你把自己化妝成豬八戒亦無妨。談到化妝,稍懂禮儀的人都知道化妝是十分私人的,甚至隱秘的活動。在眾人面前或任何公開場合剪指甲、塗口紅或補妝添妝都是不禮貌的行徑。這些工程都應該在房裡進行,如果當事人身在酒店或其他公眾場所,宜乎去盥洗室自行處理。許多在職女性,飯後補口紅,從皮包里拿出唇膏來說幹就幹,她沒想到自己平日營造的雍容端莊形象,在咧嘴掀唇塗紅那一刻破壞無遺。化妝的隱秘性太重要了,不要在自己的丈夫或男友面前搽遮瑕膏、夾睫毛、剪鼻毛、剃腳毛、拔腋毛……男友或丈夫也是常人一個,有常人的反應與判斷,妳給他看到這些動作,他腦袋里的燈泡一亮:原來老婆的美麗都是諸多修飾“裝”出來的。適度的距離產生美感,這是克魯齊美學的要義,妳在公眾場合或第三者面前收拾自己,不啻自暴其醜,予人“不過如此”的印象,自我扣分或給人在心裡暗自扣了分,太不划算了。當然從臉部的化妝到服飾都不宜過分鮮艷繁富,色彩太多像打翻了調色盤那樣,令人看了不舒服。金正昆在中國人民大學教禮儀學,告誡男生穿套裝也好,穿西裝最好能遵循三色原則,不宜過分花俏,是有道理的。女性可以斟酌場合,花巧些,色調多元些,甚至戴些戒指、耳環、項鏈一類的飾物,但把自己誇飾到像棵聖誕樹或像間雜貨鋪,那就產生反效果了。化妝要適度,甚至洗澡用沐浴露,女性往自己身上灑香水也得適度。我住共管公寓,經常在電梯內碰上剛洗了澡準備出門、身體散發出濃烈香皂或沐浴露氣味的男女生,太嗆鼻了令我不禁聯想到他們是否為了節省水源,沒把粘附在身體上的香皂或沐浴露沖乾淨。電梯往下降,有人在外按鈕,沖進來一個濃妝的小姐,噴鼻的香粉香水味令我嗅覺大亂,而我的神經元馬上接駁到另一個神經元那兒去,眼前這位小姐會不會是當“小姐”(陪酒女郎、舞女)的呢?她用那麼多香料,不會有狐臭吧?女生淡妝出門,稍濺點香水那就夠了,“塗香水”的意思不可望文生義,否則妳會把自己弄成一個走動型蚊香。至於男生,最不會修飾耳毛、鼻毛,想想鼻毛外露有多難看,如果鼻毛上還沾點清涕或鼻屎,別人看在眼內真是“情何以堪”。除非宗教或民族習俗,否則不宜留鬍,錫克人每個都留一大把鬍子乃天經地義,因為那是民族習慣。筆者過去也留過唇上短髭,那時筆者在中學教書,當訓育主任。上天只給我不足60公斤的軀幹,不留鬍髭有欠威嚴鎮不住學生,那是特殊個例。一般情況,華人每天宜乎刮臉剃鬍,儀表整齊。有些人三、四天才刮一次鬍,往街上一走,頭髮讓風吹亂,再加上一大片鬍碴子,對個人形象不利,如果那天你穿條褪色褲上衣,搞不好別人當你是個叫化。能不製造這樣的誤會還是不要製造好。本文談禮儀文化扯到時尚文化去,不免有些出位。還是趕快回到主題吧。無論男女,在外有二忌:一是不要問別人的年齡,譚詠麟說他是25歲,你就當他25歲好了。二是不要問別人每月所得,這犯兵家之大忌,除非對方主動透露,不可主動提問。你一定要克制這兩項好奇或衝動,才不致在交際場合失禮,惹人煩厭。當然要穿怎樣的鞋,要把自己打扮成怎個模樣,那是你的自由選擇。你可把自己裝扮成另一個“小甜甜”,這是你的人權。人權是人的基本權利,禮儀是人的儀態、服飾、言行是否得體,這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

星洲廣場‧作者:星洲日報/靜中聽雷.溫任平.29/07/2007

一位日本教授的憂慮

一位日本教授的憂慮
文化空間
星洲廣場
溫任平
2008-01-13 06:14
10月下旬赴廈門大學參加東南亞文學研討會,接應謝川成與我的是廈大的葉寶奎教授。葉先生曾於2006年在馬大語言學系客座,講授音韻學,我與他在談話中討論了一些粗淺的課題,像“撈什子”、“一股腦兒”怎麼唸,很快便發覺自己遇到了高手,不敢造次。在音韻學家面前班門弄斧,後果只有自暴其短。
與葉寶奎數度坐德士往廈門市區走動,每隔不遠就看到黃色的M像兩道金色拱門的麥當勞分店,中國大小城鎮的麥當勞如雨後春筍,一般中國人幾乎在沒有心理抗拒下接受了漢堡包文化。麥當勞文化寖假成了和平崛起的中國一種生活形態,一種品牌認同,一種欲望滿足。
中國的麥當勞文化現象不容輕覷,說得嚴重一些,它是美國文化帝國的擴展,所有的跨國公司都強調員工對公司文化的忠誠與認同,忠於公司比忠於民族與意識形態重要,這是資本主義增殖的方式,消滅地域性和文化壁壘。參與共謀的還有其他的美國飲料、產品與跨國快餐連鎖店,12月3日川成與我坐德士赴北京國家圖書館尋找資料,途中看到好幾個巨大的廣告牌告示:“一年之雞在於肯德基”,這是“一年之計在於晨”的文字口。它企圖改變的是人們的認知方式,對人生的態度。
今日美國的全球性侵略,不一定是伊拉克式的軍事佔領,或委內瑞拉的代理人政治奪權,它可以是經濟的狙擊,文化的滲透。1985年9月美國逼日本政府簽署《廣場協議》,短短數月內,日元與美元的對換率從250日元兌一美元暴升至149日元換一美元。日本出口貿易受到重創,企業家轉而向銀行借貸炒作股票,日經指數於3年內飆升300%,日本股市在1989年12月29日攀上3萬9千815點,驟然面對美國摩根史丹利、所羅門兄弟諸金融機構排山倒海的期貨與期權賣空,日本股市兵敗如山倒。日本經濟於1990年泡沫化迄今17年矣,創傷乃未痊癒。
1998年,另一場狙擊經過精密部署后悄悄展開,先是泰銖受到攻擊,泰國頑抗但迅速崩潰,然後美國主導的國際貨幣組織(IMF)介入援救,乘機收購泰國的核心資產與企業。接下來的其他所謂亞洲經濟四條小龍,無一倖免,都遭到梭羅斯等金融駭客的圍攻,而這些駭客後面的支持者是花旗銀行、高盛公司等金融集團,它們提供槓杆式借貸便利。香港有中國後台加上港府應變靈活,沒有被絞殺,韓國耗盡了全部外匯儲備後,大小企業本已是美國銀行家的囊中之物,但美國顯然低估了韓國人民的救國決心,他們捐獻白銀、黃金,頂住了國內公司的倒閉潮,IMF擇肥而噬的美夢破滅。美國近年來一直逼迫中國人民幣升值,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經濟掠奪無法不痕跡,文化滲透則可以於不知不覺間改變另一個國家社會的形態,思想意識,甚至對世界的看法。
麥當勞、肯德基等連鎖店,賣的不僅是食物,也是美國人的生活方式與文化。2007年12月2日在北京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與哲學系聯辦的《第四屆國際儒學論壇》上,東京櫻美林大學東北亞研究所所長川西重忠教授在提問的時段內,表述了他的憂慮:
“在中國與日本的大小城市,到處都可以看到麥當勞速食分店,我們此刻卻坐在這兒討論孔孟之學。在座各位怎樣看這股來勢洶洶的麥當勞文化?我們怎樣去面對?”
北京人民大學日本儒學中心主任林美茂副教授負責翻譯。那時已屆中場休會用茶時間,我舉手要求發言,主持人只給我一分鐘回應:
“麥當勞文化,還有加上早已侵入我們生活的可口可樂文化,只是飲食文化,屬於器用文化範疇。儒學是精神文明,是核心文化。本屆研討會討論的是‘哲學’與‘經濟’,這兩個詞都挪用自日文。中日文化有不少共通處,面對西方文化霸權的壓力亦相似。”
我的話只觸及問題的皮毛,從古代的青銅陶器到現代的汽車飛機,這些器用文化蘊藏了多少思想心得與精神文明?器用與精神怎可截然二分?
中國近年來面對沛然莫之能禦的商業大潮,著名的學府像上海清華大學辦儒學、國學班,每週上課兩天,每年學費3萬2千人民幣;武漢大學的儒學班收費也要2萬人民幣。學員以公司老板、行政高層人員為目標。研讀孔孟朱王或經史子集不重要,重要的是聯誼,來自不同企業的人有機會共聚另創商機,同時也為自己的頭上加上一環學術的光暈。
日本對傳統的維護,也有不少缺憾。日本文化傳統往往神道化,以神龕方式供奉,瀰漫神秘抑且詭異色彩,而非去蕪存菁的文化再創。日本的文化生產,極其西化,從服裝到建築設計,走的是歐美格調。專研日本文化的三好將夫指出:“日本在經濟上屬於第一世界,文化方面卻仍屬於第三世界。”他感慨“日本國富強,日本人貧窮。”這都反映日本在維護文化傳統方面,面對的困擾不少。我對川西重忠教授的回應近乎粗糙。中日如何讓文化傳統在現代化的過程仍能保存其“原質本真”(authenticity),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的。
星洲日報/靜中聽雷.溫任平.13/01/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