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1日星期三

狼来了效应

狼来了效应

线装情结:

2009/10/21 1:41:17 PM

●温任平

客观来说,大马医疗制度不算坏,它遵循英国模式。英国模式强调生命重于一切,医学没有爱心即无灵魂。应该要一提的是,政府医院私营化的趋势使全民公共保健渐渐受到侵蚀——

翻阅过去槟城消费人协会出版的月报,医疗方面的报道着实令人触目心惊。手术过后,医生在病人腹腔或其他部分留下的“纪念品”林林总总,小至一块纱布,大至一个铁钳。病人出院之后,百般煎熬,但又不知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多年后再度就医入院,X光扫描后才吃惊地发现体内多了一些手术工具。这类失误或疏忽,绝非孤立事件,报章常有这方面的报道。

最令我毛骨悚然的是产妇生产阴道下切,让婴儿容易出生,但下切太深割至直肠的人为灾难。的确,对当事人的产妇而言确乎是灾难,因为胎儿出生之后,做母亲的经常要面对的是大便失禁之苦。由于医生往下割切太深,只缝回阴道的伤口,未留意到直肠的另一个伤口,这些母亲得长年累月面对粪便自动漏出的难堪。为防大便泄漏的尴尬,她们得像婴孩般腿际经常悬着pampers,这种难以向人启齿的状况,产妇还以为是自己的身体出了异状,如果不是槟城消费人月报提供的资料,许多人(当然包括身受其害的产妇)可能还以为是自己有问题,没有联想到这是医疗人员疏忽大意造成的身体伤残。

前几天与朋友在电话交谈中偶然聊起童话故事《狼来了!》,我和朋友说,如果一个病人因心绞痛入院,心脏科医生说“情形危急,马上做手术,it is urgent!”,病人与他的家属脑里想到的是医生口里说的urgent是“猴急”要赚到钱,还是病情确乎那么紧急 (urgent)?不是所有的病黎都是无知之辈。我的一个从事股票经纪业的朋友因为长时间憋尿患了尿道炎,一送院还没来得及细想与联络友侪,便被urgent(危急)这个字眼吓坏了,马上同意动手术,在肚皮割了一条疤,平白花了7500令吉。

病人对医生心有疑虑

我担心的是“狼来了效应”,医生经常喊“狼来了”,病人对医生心有疑虑,等到真的那么不幸,有朝一日病人真的心脏病猝发,非得迅速做心脏手术不可,病人的家属以为这又是“狼来了”吓唬人的把戏重演,决定延宕数日,详细商议再作决定,这个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可能因为错过了救护的黄金时间而丧失性命。这是恶性循环,而问题的症结在于医学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医院“先收钱,后救人”这种不人道的现象几乎天天在上演。一名老妇可以昏迷在候诊室椅子上无人理睬,因为她没有购买医疗保险。她的儿子是个富翁,闻讯于新加坡赶回来,面斥院长,向医生挥拳。院方马上提供最佳的医疗,除了向病人的儿子道歉外,并且承诺一切医疗开销概由院方负责。这种欺善怕恶的“医学精神”,同样令人感到不安。当事人或家属要有钱,要有背景,要有来头,嗓门要高,拳头要大,才能解决问题,我看不是病人有问题,也不是医生有病,而是这样的医疗体系“癌化”了。

我有一客人,乃父脑部生了恶性肿瘤,第一趟手术失败,脑部神经因开刀受创而双目失明。院方医生诊断必须做第二趟脑部手术,第二次开刀的结果是,老人家除了双目不能视物,连说话的表达能力也没了。两次手术费用近10万,老人家投的医保是15万,院方建议第三次开刀清除脑内瘀血,驳接受创神经,手术长达8小时,8个小时过后从手术室推出来的是具尸体。可能是巧合,全部用费差80令吉,即是15万令吉的医保。这种“切香肠”式的医疗方式,使医疗保障很可能成了一种商业安排,笔者这样的揣测可能错了,因为我们都是人(医生病人都是人),民胞物与,人都有同情心,有同理心。我们每个人(包括医生)都可能成为病人,我们于惶恐震悚之余,能不感到无力、无助吗?

客观来说,大马医疗制度不算坏,它遵循英国模式。英国模式强调生命重于一切,医学没有爱心即无灵魂。我们的制度比一些先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好多了。应该要一提的是,政府医院私营化的趋势使全民公共保健渐渐受到侵蚀。一些医疗中心介于半官方、半私营的悬浮状态。由于医疗消费是块大肥肉,我们有理由担心它会向私营化倾斜。

1 条评论:

我的流金岁月 说...

非常同意。

我一直认为马来西亚的政府医院制度不错。可是我发现很多人和我有相反的意见。

弟弟在英国的时候因为小事去医院看,医院看了确定他要做小手术,就给他一个三个月后的日期。他刚好回马度假,就在马来西亚的政府医院解决,从拿号码到做好那个小手术,前后三个小时。

当人们在埋怨马来西亚的政府医院有多糟之前,也许应该先去研究其他国家的医院制度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