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星期一

一句谢谢无限温馨

- 商余 -




线装情结:
一句谢谢无限温馨 2008/03/31温任平

每天都生活在破碎的语言情境里,这种感觉使我很累。我不仅在文字上追求精致化,在日常遣词用字亦力求雅驯。我们都是文明人,都受过人文的洗礼,我们不是腓力斯汀人,我们没有理由每天睁眼起床之际,即用暴力语言问候这个世界,问候家人。

童稚时期,母亲经常提醒我见到长辈“要懂得叫人”,所谓懂得“叫人”即是要晓得称呼别人,向人打个礼貌的招呼的意思。比自己年纪大的应该叫“亚叔”“亚伯”“亚婶”,同辈但年龄比自己稍长的宜以“X哥”、“X姐”称呼。母亲还特别告诫我:别人招呼或主动与自己攀谈,不瞅不睬,“那会折福”。母亲特别强调即使对方年纪比自己小,辈分比自己低、职位比自己低下,亦不可听若罔闻,不屑理会,妈妈的那句话:“这会折福,即使我很讨厌这个人,这个人向我打招呼,我仍会回应他。”

佛陀提出四摄事: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生活修行法,这种修行可让自己平安自得,广结善缘。布施不一定是钱财施舍。财布施只是一种方便,随时随地协助人,扶掖人,教导人便是布施。童子军日行一善,果能做到,那是长期的布施,福报累积。爱语是婉言,别人成功,衷心赞美;别人面对打击,诚恳地开解、安慰对方;别人做错了事,批评温和些,正如证严法师所言:“理直气壮何如理直气和”。平日与人交谈,语气婉转柔和(这一代的人为数不少对话仿似火星撞地球似的,一点教养也没有)。悦耳的对话有助于互相尊重,乃良好沟通之道。

予人方便自己方便

至于“利行”是尽量予人方便,恒顺众生。有一句老生常谈,“予人方便,自己方便”。善与恶的能量有“回向效应”(echoing effects),你对人好,肯方便别人,在正常情况下,别人也会对你友善,你得到的是正面的回报。何谓“同事”,“同事”是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考虑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对方,能为对方设想自然就可宽容接纳对方。

人与人之间真正来到“言语道绝”的境地,也真是够悲哀的了。禅者了解语言的局限,重视一刻或一刹那的顿悟,但这种“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或不发一言,拈花微笑的境界绝不是两个板着脸孔,互不瞅睬的人追求的精神层次。从两个人到许多人,许多的人也就是“群众”(Mass)彼此不能交谈,无从沟通,他们其实是一群“漂泊的心灵”(homeless mind), 一座座隔绝的疏离的孤岛。每天我走在喧哗的人群中,周遭充斥着不同分贝的语音,与语音碎落在空间与地面的回响,人们不再用“如果方便的话”,“假如您认为……”,而是“我觉得……”“我要……”,无视他人的自我中心表述。“你去死啦”、“X家铲”、“你盲的吗?……”还有夹杂着大量Q与L的脏话,像古代武侠小说所描绘的暗器,在茶肆、食馆、酒楼、报摊、水果店飞佈,你掷过来我扔过去。听的人心里都在淌血,因为都中了招,都受了伤。我们活在文明的社会里,却用一种粗暴蛮恶的方式来对待周边的亲人、熟人与陌生人。

令人吃惊的是,人们连起码的感恩语言“谢谢”都懒得说。既然感恩便要勇于表达,把话说出来。过马路时差点滑倒,别人扶了自己一把,下雨受困陌生人愿意与你共用一把雨伞走到对街去,购买蔬菜小贩送了一束葱给自己,“受者”都该说声谢谢。别人让你先走进电梯,那是礼貌,回报对方一声谢谢以表感激之情,那是很自然的事。一句谢谢,一声感激,里头有许多温馨。可惜许多人都把别人释放的善意视为理所当然,连开口略表谢也都免了。为什么文明的进展会来到这样的阶段,这样的层次呢?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