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装情结:2009/04/27
经济振兴 反思希特勒模式
●温任平
1929年以迄1933的大萧条,也不是直线下坠,没有停歇的经济滑坡,这5年期间有4个小牛市,用现在的术语来说,是深跌后较具力度的技术性回弹,我们称之为“熊市中的牛市”。眼明手快者可在熊市牛中赚到小利,更多的股民以为当时的美国股市已经触底,拿着股票不肯放,结果连最后的老本亦遭套牢。
见好就收最能自保
面对股市,佛教的戒、定、慧十分管用,它们可抑制无限膨胀的贪、嗔、痴。笔者于前一篇文章强调在全球经济大坏,本地股市缺乏利好因素的情况,扣了佣金,赚5%即沽货,这种“见好就收”的策略以应付股价高度动荡(早上起,下午跌或今天飙升,明日大幅回跌)的市场最能自保。为什么股价涨5%就抛售,不等到10%?是因为“贪”,人的贪婪是当事人在涨10%时会舍不得放(心里想它或许会涨15%吧!),一念之贪,这5%可能就赚不到了。在一个股价波动甚大的股市,你今天卖了赚5%,你明天有可能在回跌5%后又买回来,玩它几趟。
不要以为5%不是钱。银行的定期存款一年才2.5%,你在股市里赚的5%,可能是周一买,周二即卖,不用出钱赚的是对敲。但是能狠得下心肠在股价上扬5%即沽货靠的是“定”(决定后就要执行)与“慧”(智慧)。你要有这智慧告诉自己,股票卖出之后,如果它还扬升,让你的接棒人去赚吧,他要冒的风险比你高多了。
美国股市于4月中旬突然转暖,是因为某间银行宣布业绩良好,而且还发给股东相当可观的股息(约值50仙)。美国银行因破产倒闭,迄今已近830间。突然有一间银行出来宣布业绩标青,而且有能力派发利息,这对美国股市、美国金融界不啻是强心剂。已经有好些经济学者凭他们的专业知识,计算出其中可能有诈,玩的把戏是creative accounting,目的是为市场打气。大马政府的迷你预算案一出,企业界最感兴趣的是公司与个人所得税回扣。搞不好赚钱的公司也填报2008年亏了钱,浑水摸鱼。这些纰漏市井小民都发觉到,智囊人口密度最高的首相署与财政部,不可能不知道。何以要留个岔口,吾非经济学人,不得而知,是担心“水清则无鱼”吗?还是“让活水能源源而来”?
世界各国外需减缓,内需不振,有些国家∕地区或发现金、或发消费券,当年的亚洲4条小龙像新加坡、香港、台湾都用这方法鼓励全民消费,振兴经济。1999年日本曾发过消费券,但日本人把消费找回来剩余款项存进个人银行户口,日本政府花了大笔款项发给消费者,那年的GDP只增长了0.3%,真是得不偿失。
追溯起来,最早发消费券的是希特勒上台的德国政府。德意志于第一世界大战兵败之后,民不聊生,社会秩序窳败。1933年正月,希特勒出任总理,全德失业人口600余万人,希特勒惊人之处是在短短的3年期间,把一个社会充满乱象、经济濒临崩溃的国家转型成为小富之国。
希特勒是天才与疯子的结合体,他印行消费券促进国内消费,工厂的工资有一部分也以消费券代之。希特勒与他的央行总裁经济部长沙赫特,严厉控制工资与物价,任何擅自提高物价者,一旦被发现或有人举报证据确凿,一律关进集中营。希特勒不必顾虑工会的制衡,因为所有工会都是希氏在后面掌控的“德意志劳动阵线”(DAF)的成员。1938年,这个由希特勒在幕后操纵的阵线的劳动人口是2300万人。这些措施使德国货币稳定,经济迅速繁荣,而通货并未膨胀。短短3年,德国经济迅速康复,“希特勒模式”创造了经济奇迹,他成了德国人民心目中的救世主。1933年德国陆军仅剩10万人,到了1938年,德国因经济起飞,有能力发展军备,竟拥有全欧最强大的陆军与空军,征兵解决了数十万失业人口,大量制造坦克、飞机、大炮又为另外几十万技术技师工人带来工作机会。当他不顾当时军事专家反对成立以机动功能强大的装甲的装甲军团的时候,希特勒实际上已成了德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他的装甲师配备先进优良,令欧陆诸国惶悚,英美震惊。
笔者无意在此为希特勒歌功颂德。希魔心狠手辣,燥狂嗜杀,几百万犹太人就是在希魔命令下杀死、毒死、折磨而死。面对今日全球性经济风暴,政府不能对任意提高物价者手软。上一趟国内油价暴涨42%,国内的商品价格,从酒楼、茶肆到街头的面档、菜贩、鱼摊浑水摸鱼,乱乱起价,现在油价打回原形,这些商品价格并未调低,或调低幅度不成比例。
前国内贸消部长拿督沙里尔在当时表示没有法令可以制衡他们,他的这番公开谈话等于亮绿灯放行。新内阁成立,负责掌管国内贸易与消费部都换了新人,相信新人会有新作风、新措施。包括大马在内的世界诸国当然不必学希特勒的独裁专断与好战,但是希特勒模式的货币与物价管理或可参照,乱乱起价者不必送去集中营亦不必在内安法令下被逮捕,但罚款、坐牢或两者兼施才能发挥真正的阻吓作用。风水可以凝风聚气,通膨不行,要迅速把它一窝蜂般的能耐打散,让民生从稳定走向稳定成长。
2009年4月29日星期三
2009年4月28日星期二
當代文論的資源開發
當代文論的資源開發 (100)
温任平
(08/12/2005) 《静中听雷》
中國當代文論的書寫方式可謂多元,值得留意的是文革後,大約1978年開始復甦的整體文學批評狀況。80年代中國走開放路線,輸入大量的西方各種主義,這種學術輸入主要以譯介方式進行。70年代末,80年代上半葉,大部份的西方譯著素質不高,有些甚至譯筆生硬,出現不少疵誤。 後毛時期的知識饑渴,使這類書籍在市場走俏。老一輩的中國學者想知道外頭的世界發生了甚麼大事;中生代覺得必須要充實自己;年輕一代的批評家有企圖據某種主義或理論為學術攻堅之武器,爭奪話語宰治權力。
80年代的中國文論成功的掙脫了黨政宣傳八股的框框,跨進了技巧研析的範圍,進而深入到作品與文化社會層面的互動關係、作品的歷史淵源與影響研究,這不啻是一大突破。由於中國人才濟濟,80年代以迄90年代中葉(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中國評論界曾一度陷入疑慮與踟躕的低潮),各路人馬各據山頭,在不同刊物上設定議題,嗆聲拋出一些陌生的專有名詞,以另類的批評策略搶佔制高點,西詞擴大的情況,誤讀/逾讀的弊病紛紛浮出台面。比如說,迄今為止,筆者仍然搞不清楚廣東師範大學一群年輕學人一度熱烈討論的“東方後現代”的確切意義是甚麼。
從80年代迄今,外國文學思潮挾帶各種學說在神州登陸,從俄國形式主義、英美新批評、法國傳記式批評、精神/心理分析學、原型解析、闡釋學、結構主義、解構主義、新歷史主義、女性主義、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文化生態學,還有名目眾多的各種“後學”:後現代、後殖民、後結構、後後結構的理論走馬燈似的在中國文學評論界打轉,令人目迷十色。有些學者只懂某種主義或學說的皮毛,隨機亂套,居然也能以某某大學出版社的學術高姿態印行,我手頭上就有約10部這類鸚鵡學舌的次貨。
上述弊端之所以出現,原因有三:其一是不少中國學者不諳外文,無法從原文研讀得其神髓,僅憑水準參差的理論譯著,可能造成各種誤讀、逾讀的偏差。其二是文學評論者爭奪話語霸權,大家都想捷足先登,擁有命名的初始權,對西方學說的沉潛體會不足。其三是中國學界開放之後,重演上個世紀民國初年“拿來主義”蜂擁登場的學術風尚,由於缺乏時間的汰選,不少中國文論不是生硬駁接即是懵懂轉述,其間缺乏營養吸收、內化的涵攝過程。學術界在商業大潮的全球化影響下,也講求市場效應(言論夠轟動嗎?能否一言而為天下驚?),內部也有競爭(誰能脫穎而出成為一代宗師?誰能開風氣之先,成一家之言?),種種因素促成中國文論泛濫失控,術語不斷移植換班,挾洋自重的不良學風盛行。
一些學植深厚的作家像季羨林針對上述現象提出針砭,指出中國文學理論要走自己的路,就必須改弦更張。文論可向西方借鏡,唯中國當代文論必須有自己本土的特徵與精神面貌。思想深邃的劉再復感嘆中國文論淪為西方問題,外來學理的中國載體,依附西方強勢文化的歷史思想,卻忽略了更迫切的處身性問題。他也對中國當代文論棄自身的知識資源與理論傳承如敝屣的涼薄態度感到憂慮。 有關中國古代文論的資源創生,不僅季羨林、劉再復、陳平原、李陀、黃子平等人留意到,在實用批評的層次,亦確乎有人將古代文論(如《滄浪詩話》、《文心雕龍》)零星擷用引錄,唯份量薄弱,無法成為中國當代文論血肉體系的重要部份。
1996年10月乃有《中國古代文論的現代轉換》學術研討會的召開,重要刊物《文學評論》就這課題邀請多位學者、作家反覆討論了兩年之久,中國文論在現代與傳統的共生關係,終於受到較廣泛的注意,對嚴重向西方各種學派傾斜的中國文論不無匡正糾偏的作用。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即是一部反映了這種現代與傳統共生關係的經典之作。王國維與梁啟超不同之處,在於後者文筆汪洋恣肆、議論縱橫,關注的是小說的社會效應。王氏卻就西方美學、哲學、文藝心理學的滋養,賦予中國傳統文學理論以新生命。他引介異質理論,不著痕跡,游刃有餘;他無意貶抑本土,卻棄用舊式學者的繁瑣考證,自己發明另一套話語模式(錢鍾書又發明了另一種話語策略),古典文論在他筆下因為蘊蓄了其他的價值元素而具有創發性。
就這個層面而言,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篇幅雖短,成就卻超踰了他的《紅樓夢評論》。後者的意志論與康德(Kant)的審美無功利說,相當程度上囿限了王氏個人的藝術判斷。《人間詞話》恰如其份地鎔鑄了自克羅齊(Croce)以降西方諸家的美學旨義。王國維以其精煉的語言為詞的再認尋出其傳統文化底蘊,給予中國美學已有的概念較清晰的面貌,他以作品印證,為古典概念注入新的內涵。中國美學,尤其是詞學除了有其歷史價值外,讀者更能從作品本身的議論與品鑑,體悟到這種歷史價值的世界意義。換言之,王國維真個做到了中國古典文論的創造性轉化。 花了那麼多篇幅談中國當代文論,其實筆者縈心之念仍在當前的馬華文論。
9月中旬於首都召開的第二屆漢學研討會,提呈的19篇論文當中有8篇涉及中國古典文學,從論文的題目來看,我相信林水檺、陳華婷、許文榮、潘碧華、陳湘琳、張惠思、張依蘋、伍燕翎諸家在析論中國古典小說、晚明小品、詩詞曲劇,應該是一方面參照歐美的方法論,另一方面汲取中國傳統文論包括歷代詩話詞話眉批裡頭的啟示與智慧,而非生吞活剝地套用西方學說,以解剖中國文學。馬華文論需要轉型,追求素質的提升,挪借外國理論的同時,如果無視於中國古典文論的資源,不啻自斷一臂。讓我們承認,中國古典文論已構成了吾人的“歷史無意識”,問題在於如何把它提升到當前的學術體系裡頭去。
今日從事文學評論的人,是站在“知識的邊陲”(on the frontier of knowledge)書寫,中國的/歐美的、傳統的/現代的、古典的/浪漫的、言志的/抒情的……得多方考量。我們不必苛求國內學者都博學多聞如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但向靜庵先生學習,學習他那種融冶中西學理於一爐的精神卻不可無。也許我言重了。
星洲廣場‧作者:星洲日報/靜中聽雷.溫任平.23/10/2005
温任平
(08/12/2005) 《静中听雷》
中國當代文論的書寫方式可謂多元,值得留意的是文革後,大約1978年開始復甦的整體文學批評狀況。80年代中國走開放路線,輸入大量的西方各種主義,這種學術輸入主要以譯介方式進行。70年代末,80年代上半葉,大部份的西方譯著素質不高,有些甚至譯筆生硬,出現不少疵誤。 後毛時期的知識饑渴,使這類書籍在市場走俏。老一輩的中國學者想知道外頭的世界發生了甚麼大事;中生代覺得必須要充實自己;年輕一代的批評家有企圖據某種主義或理論為學術攻堅之武器,爭奪話語宰治權力。
80年代的中國文論成功的掙脫了黨政宣傳八股的框框,跨進了技巧研析的範圍,進而深入到作品與文化社會層面的互動關係、作品的歷史淵源與影響研究,這不啻是一大突破。由於中國人才濟濟,80年代以迄90年代中葉(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中國評論界曾一度陷入疑慮與踟躕的低潮),各路人馬各據山頭,在不同刊物上設定議題,嗆聲拋出一些陌生的專有名詞,以另類的批評策略搶佔制高點,西詞擴大的情況,誤讀/逾讀的弊病紛紛浮出台面。比如說,迄今為止,筆者仍然搞不清楚廣東師範大學一群年輕學人一度熱烈討論的“東方後現代”的確切意義是甚麼。
從80年代迄今,外國文學思潮挾帶各種學說在神州登陸,從俄國形式主義、英美新批評、法國傳記式批評、精神/心理分析學、原型解析、闡釋學、結構主義、解構主義、新歷史主義、女性主義、文化研究、文化人類學、文化生態學,還有名目眾多的各種“後學”:後現代、後殖民、後結構、後後結構的理論走馬燈似的在中國文學評論界打轉,令人目迷十色。有些學者只懂某種主義或學說的皮毛,隨機亂套,居然也能以某某大學出版社的學術高姿態印行,我手頭上就有約10部這類鸚鵡學舌的次貨。
上述弊端之所以出現,原因有三:其一是不少中國學者不諳外文,無法從原文研讀得其神髓,僅憑水準參差的理論譯著,可能造成各種誤讀、逾讀的偏差。其二是文學評論者爭奪話語霸權,大家都想捷足先登,擁有命名的初始權,對西方學說的沉潛體會不足。其三是中國學界開放之後,重演上個世紀民國初年“拿來主義”蜂擁登場的學術風尚,由於缺乏時間的汰選,不少中國文論不是生硬駁接即是懵懂轉述,其間缺乏營養吸收、內化的涵攝過程。學術界在商業大潮的全球化影響下,也講求市場效應(言論夠轟動嗎?能否一言而為天下驚?),內部也有競爭(誰能脫穎而出成為一代宗師?誰能開風氣之先,成一家之言?),種種因素促成中國文論泛濫失控,術語不斷移植換班,挾洋自重的不良學風盛行。
一些學植深厚的作家像季羨林針對上述現象提出針砭,指出中國文學理論要走自己的路,就必須改弦更張。文論可向西方借鏡,唯中國當代文論必須有自己本土的特徵與精神面貌。思想深邃的劉再復感嘆中國文論淪為西方問題,外來學理的中國載體,依附西方強勢文化的歷史思想,卻忽略了更迫切的處身性問題。他也對中國當代文論棄自身的知識資源與理論傳承如敝屣的涼薄態度感到憂慮。 有關中國古代文論的資源創生,不僅季羨林、劉再復、陳平原、李陀、黃子平等人留意到,在實用批評的層次,亦確乎有人將古代文論(如《滄浪詩話》、《文心雕龍》)零星擷用引錄,唯份量薄弱,無法成為中國當代文論血肉體系的重要部份。
1996年10月乃有《中國古代文論的現代轉換》學術研討會的召開,重要刊物《文學評論》就這課題邀請多位學者、作家反覆討論了兩年之久,中國文論在現代與傳統的共生關係,終於受到較廣泛的注意,對嚴重向西方各種學派傾斜的中國文論不無匡正糾偏的作用。 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即是一部反映了這種現代與傳統共生關係的經典之作。王國維與梁啟超不同之處,在於後者文筆汪洋恣肆、議論縱橫,關注的是小說的社會效應。王氏卻就西方美學、哲學、文藝心理學的滋養,賦予中國傳統文學理論以新生命。他引介異質理論,不著痕跡,游刃有餘;他無意貶抑本土,卻棄用舊式學者的繁瑣考證,自己發明另一套話語模式(錢鍾書又發明了另一種話語策略),古典文論在他筆下因為蘊蓄了其他的價值元素而具有創發性。
就這個層面而言,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篇幅雖短,成就卻超踰了他的《紅樓夢評論》。後者的意志論與康德(Kant)的審美無功利說,相當程度上囿限了王氏個人的藝術判斷。《人間詞話》恰如其份地鎔鑄了自克羅齊(Croce)以降西方諸家的美學旨義。王國維以其精煉的語言為詞的再認尋出其傳統文化底蘊,給予中國美學已有的概念較清晰的面貌,他以作品印證,為古典概念注入新的內涵。中國美學,尤其是詞學除了有其歷史價值外,讀者更能從作品本身的議論與品鑑,體悟到這種歷史價值的世界意義。換言之,王國維真個做到了中國古典文論的創造性轉化。 花了那麼多篇幅談中國當代文論,其實筆者縈心之念仍在當前的馬華文論。
9月中旬於首都召開的第二屆漢學研討會,提呈的19篇論文當中有8篇涉及中國古典文學,從論文的題目來看,我相信林水檺、陳華婷、許文榮、潘碧華、陳湘琳、張惠思、張依蘋、伍燕翎諸家在析論中國古典小說、晚明小品、詩詞曲劇,應該是一方面參照歐美的方法論,另一方面汲取中國傳統文論包括歷代詩話詞話眉批裡頭的啟示與智慧,而非生吞活剝地套用西方學說,以解剖中國文學。馬華文論需要轉型,追求素質的提升,挪借外國理論的同時,如果無視於中國古典文論的資源,不啻自斷一臂。讓我們承認,中國古典文論已構成了吾人的“歷史無意識”,問題在於如何把它提升到當前的學術體系裡頭去。
今日從事文學評論的人,是站在“知識的邊陲”(on the frontier of knowledge)書寫,中國的/歐美的、傳統的/現代的、古典的/浪漫的、言志的/抒情的……得多方考量。我們不必苛求國內學者都博學多聞如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但向靜庵先生學習,學習他那種融冶中西學理於一爐的精神卻不可無。也許我言重了。
星洲廣場‧作者:星洲日報/靜中聽雷.溫任平.23/10/2005
2009年4月23日星期四
经济窳败 重提熊彼德
线装情结:
经济窳败 重提熊彼德
2009/02/16
●温任平
朋友告诉我他服务的电子厂已从每周7天,每日24个小时操作,改为每周4天制,这间电子厂目前面对的窘境其实是整个电子业甚至是大部分制造业的缩影。这一波的金融风暴已经侵蚀到本国的经济肌里去,更坏的还在后头。
根据权威的《纽约时报》资深记者大卫史伯勒(David K.Shipler)近著《工作的穷人:在美国所看不到的》的报道,在美国有500万人过着“辛勤工作却朝不保夕”的生活,在德国人数是100万,日本的情况比美德两国更糟,这种边缘工作人口已逾1500万人。在这个段落结束前,我必须特别注明上述所载是2008年7月的数字,那时雷曼兄弟尚未破产,环球金融形势远不及今日之严峻。农历新年期间,英美日3国曾一天之内裁员人数总和高达8万5000人,这真是一个骇人的历史性记录。
不断找机会兼差
中国今年的春节回乡潮,最令人心酸,几千万在城市里打拼的工农拿了最后的一笔工资返乡,厂方已通知新年过后不必回来工作。这些人当中好些人每天工作15个小时,薪酬微薄,但即使如此贱价出卖劳力,也没市。日本人与香港人的应变之策是不断找机会兼差,多找点外快补贴家用。他们是“愈穷愈忙,愈忙愈穷”一族,处境比月光族(每个月用光光)更坏。
相较之下,马来西亚受到的冲击比英美欧陆、两岸三地与邻近的新加坡都小许多。我们的银行与金融系统受到的次贷伤害有限,港台不少人持有雷曼的股票、债券,受创之大可以见诸于他们上街挂布条游行抗议政府管理不当人数之众,大马人没有多少人持有雷曼兄弟的证券或其他金融产品。2007年以迄2008的第三季,原油与棕油价格腾升,我国从中获利也填补了不少财务破洞。现在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外需快速萎缩,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它们都极力促进内需,减少入口。我们的原产品与制造品卖不出去,2009年上半年订单遽减六成,我们不难想像有多少工厂将倒闭,有多少人会被裁员。
2009年肇始,人们手上还有些钱,马来西亚人的储蓄率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37%,他们还有能力生活,还有能力消费(但已经小心谨慎许多),但如果失业过久,生意惨澹,再加上随之而来的债务,当前的“荣景”最多只能撑两、三个月即出现败象,通膨缓和化,央行减息(世界各国的央行都在减息),但不易刺激手头拮据的人们消费。各国的商业银行贷款慎重,担心放出去的钱收不回来。全球有300多家分店的麦当劳开分店,向银行申请贷款,添购espressos咖啡机,美国银行竟拒绝融资。麦当劳连锁店加盟者当然十分懊恼,信誉卓著的麦当劳大企业借贷被拒,清楚反映美国金融产业正面对信用危机导致的通货紧缩。
在全球化的今天,大马当然未能置身度外,银行无心借贷,虽然央行不断软硬兼施逼迫它们放贷。另一方面,投资人贷款经营的意愿不强,景气那么差,大伙都担心亏蚀。面对今日的经济窳败,我的看法是,个人不妨利用这时机提升自己,“有一技之长即可防身”的时代过去了,“狡兔三窟”,多学多能才是今日存活之道。近代经济思想家熊彼德(Joseph A. Schumpter)提出“创新”、“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与耸人听闻的“创造性破坏”可为各行各业参照。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创造新的产品,搞新的统合(创新许多时候是给
予传统新的活力),开辟新市场,寻找新资源,让新产权组织健全化。经济一衰退,工厂即裁员自救,把员工视为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棋子,这样的企业文化不仅不健全,而且近乎“无良”、“冷酷”。笔者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只能宏观地点出问题的症结,政经改革是当政者的职责。
持续降息,把残余的储蓄驱逐出来,活络汽车工业、房地产市场、鼓励生意人借贷做生意,功效看来,事倍功半。政府进场托高股市,只是使现金被套牢的大户,与官联股的巨鳄套现离场。70亿令吉的救市配套,数目本来就不多,延宕多时,执行缓慢,急惊风遇到慢郎中。胜了政治输了经济,接过来的还不是个烂摊子。何苦呢!
经济窳败 重提熊彼德
2009/02/16
●温任平
朋友告诉我他服务的电子厂已从每周7天,每日24个小时操作,改为每周4天制,这间电子厂目前面对的窘境其实是整个电子业甚至是大部分制造业的缩影。这一波的金融风暴已经侵蚀到本国的经济肌里去,更坏的还在后头。
根据权威的《纽约时报》资深记者大卫史伯勒(David K.Shipler)近著《工作的穷人:在美国所看不到的》的报道,在美国有500万人过着“辛勤工作却朝不保夕”的生活,在德国人数是100万,日本的情况比美德两国更糟,这种边缘工作人口已逾1500万人。在这个段落结束前,我必须特别注明上述所载是2008年7月的数字,那时雷曼兄弟尚未破产,环球金融形势远不及今日之严峻。农历新年期间,英美日3国曾一天之内裁员人数总和高达8万5000人,这真是一个骇人的历史性记录。
不断找机会兼差
中国今年的春节回乡潮,最令人心酸,几千万在城市里打拼的工农拿了最后的一笔工资返乡,厂方已通知新年过后不必回来工作。这些人当中好些人每天工作15个小时,薪酬微薄,但即使如此贱价出卖劳力,也没市。日本人与香港人的应变之策是不断找机会兼差,多找点外快补贴家用。他们是“愈穷愈忙,愈忙愈穷”一族,处境比月光族(每个月用光光)更坏。
相较之下,马来西亚受到的冲击比英美欧陆、两岸三地与邻近的新加坡都小许多。我们的银行与金融系统受到的次贷伤害有限,港台不少人持有雷曼的股票、债券,受创之大可以见诸于他们上街挂布条游行抗议政府管理不当人数之众,大马人没有多少人持有雷曼兄弟的证券或其他金融产品。2007年以迄2008的第三季,原油与棕油价格腾升,我国从中获利也填补了不少财务破洞。现在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外需快速萎缩,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它们都极力促进内需,减少入口。我们的原产品与制造品卖不出去,2009年上半年订单遽减六成,我们不难想像有多少工厂将倒闭,有多少人会被裁员。
2009年肇始,人们手上还有些钱,马来西亚人的储蓄率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37%,他们还有能力生活,还有能力消费(但已经小心谨慎许多),但如果失业过久,生意惨澹,再加上随之而来的债务,当前的“荣景”最多只能撑两、三个月即出现败象,通膨缓和化,央行减息(世界各国的央行都在减息),但不易刺激手头拮据的人们消费。各国的商业银行贷款慎重,担心放出去的钱收不回来。全球有300多家分店的麦当劳开分店,向银行申请贷款,添购espressos咖啡机,美国银行竟拒绝融资。麦当劳连锁店加盟者当然十分懊恼,信誉卓著的麦当劳大企业借贷被拒,清楚反映美国金融产业正面对信用危机导致的通货紧缩。
在全球化的今天,大马当然未能置身度外,银行无心借贷,虽然央行不断软硬兼施逼迫它们放贷。另一方面,投资人贷款经营的意愿不强,景气那么差,大伙都担心亏蚀。面对今日的经济窳败,我的看法是,个人不妨利用这时机提升自己,“有一技之长即可防身”的时代过去了,“狡兔三窟”,多学多能才是今日存活之道。近代经济思想家熊彼德(Joseph A. Schumpter)提出“创新”、“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与耸人听闻的“创造性破坏”可为各行各业参照。创造新的生产方式,创造新的产品,搞新的统合(创新许多时候是给
予传统新的活力),开辟新市场,寻找新资源,让新产权组织健全化。经济一衰退,工厂即裁员自救,把员工视为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棋子,这样的企业文化不仅不健全,而且近乎“无良”、“冷酷”。笔者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只能宏观地点出问题的症结,政经改革是当政者的职责。
持续降息,把残余的储蓄驱逐出来,活络汽车工业、房地产市场、鼓励生意人借贷做生意,功效看来,事倍功半。政府进场托高股市,只是使现金被套牢的大户,与官联股的巨鳄套现离场。70亿令吉的救市配套,数目本来就不多,延宕多时,执行缓慢,急惊风遇到慢郎中。胜了政治输了经济,接过来的还不是个烂摊子。何苦呢!
2009年4月22日星期三
快乐是免疫之本
线装情结:
快乐是免疫之本
2009/01/19
●温任平
写了多篇有关养生之道、营养学的文章,提到免疫能力等问题,有位读者来信说:“快乐能增强人的免疫功能”,这句话说得真对。 一个人经常爱笑,开朗乐观,即使粗茶淡饭,也能少病长寿。张国荣从24层高的大厦往下跳是受不了忧郁症的折磨;林青霞的母亲也是选择自杀来躲避忧郁症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但心理健康源自“真正的快乐”(Authentic Happiness),这快乐不是丰衣足食或其他物质享受所能给予或提供的。快乐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也是对外在各种刺激或挑战的正面生命回应。
为了减肥瘦身连自己的生日蛋糕也不敢沾,耳际听着其他前来道贺、祝寿的朋友说蛋糕怎样好吃,口感如何细腻,这位口水往肚里咽的女生会快乐吗?不喜欢运动的人每天清晨6时,天还没亮,逼着自己去跑步、游泳、爬山、做瑜珈……所有项目做妥收工,然后很不开心的回到家里,这种沮丧感大大减低人的身体的免疫功能。其实疾行半个小时,只能消耗200个卡路里,那等于一碗白饭或一块老婆饼的热量;游泳30分钟,只能消耗掉300个大咔,而一包包洋芋片的热量是700大卡,以运动减肥,效果可疑。
为了快乐而生活
如果你像温家宝或马英九那样“喜欢”晨跑,go ahead,否则实不必较闹钟迫着自己一大早离开温暖的床
到外面的草坪跑圈圈。人是为了快乐而活,而不是为了活得久一些而活,何况运动也不担保你会活得长命健康,如果一边运动,一边在心里诅咒这种“惩罚”,那么运动令当事人情绪低落反而使他更易患病,死得快些。有多少个医生(包括专科医生)每天都运动的?为了使筋骨强健些,到外头晒晒阳光、淌淌汗水,一周三至四次,每次半个小时到45分钟,足矣。
我是那种每隔一天才运动的一族,有时看到那些老伯伯,七十多岁了,还在喘气慢跑,我会注意他们穿的鞋,料子好不好,鞋垫能不能舒缓跑步对膝盖软骨(cartilage)与韧带(ligament)的压力。很多晨起慢跑的老伯伯、老婆婆很多都因伤了软骨或韧带而不良于行,到头来得拿拐杖或坐轮椅。我们的行人道,花园的走道,还有大草场周边的路大多不怎样平坦,有些地方还出现低洼凹陷,老人家穿着劣质的运动鞋,在高低参差的路上跑步,双膝的“胶原蛋白”(collagen)很快即被磨损、刨光,拐着走路。西医的极端做法会把膝盖换掉,但往往没甚效果,阴天下雨,两脚痠痛不已,成了颇为可靠的气象预告。
治疗之道在于食疗,在于多吃些内蕴胶原蛋白的食物,燕窝的胶原蛋白含量丰富,但它太昂贵,花两三千
令吉来“进补”,际此经济低迷之际,这样的开销可能奢侈些,但坊间有所谓“穷人的燕窝”,一是雪蛤,二是白木耳(雪耳)。雪蛤对女生不太好,因为停经的妇女多服可能会子宫生水瘤,男生倒没这问题。
胶原蛋白有动物性与植物性两种。先父爱吃猪皮,因为老一辈的人相信“吃猪皮,脚有力”,这是传统智慧,猪皮的胶原蛋白丰富,老人家手脚矫健正源自这种胶原蛋白。从现代的营养学来看,猪皮的缺点在于坏胆固醇偏高。动物性的胶原蛋白也可从海参、干贝、鲍鱼摄取,但这些都是高档(高价)食品,远不及猪皮的价廉物美。
植物性的胶原蛋白来自前面提到的白木耳,还有黑木耳、海带、莲藕、帝皇苗、羊角豆、番薯叶,这些食
物那种粘粘、滑滑的物质即是胶原蛋白。胶原不仅能保护人体的软骨与韧带,它本身像层漆,能修护五脏六腑的粘膜,从口腔内膜、阴道薄膜到耳膜、心脏瓣膜如果损耗(老化或病毒侵害)都得靠这些食物补破修复。以前可用虎骨胶,虎骨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今日虎骨已不能应市。
肺部功能差,经常咳嗽的人,支气管、气管、肺叶亦需胶原蛋白修护,吃不起燕窝的人可吃白木耳、薏仁
及其他百合科植物像百合、麦冬、天冬、知母,这些有药疗性的食物含有“皂素”,黏黏滑滑的适足以保护气管与肺叶,皂素亦可把呼吸系统内的分泌物与不洁物清除掉。
本文主题本来是谈快乐是免疫之本,会扯到胶原蛋白去是因为一位老友传来一则手机短讯,告诉我她正为
足疾所苦。她每天强迫自己到户外跑步,一两年下来,膝部胶质磨损,举步维艰。她是位工商管理学博士,退休后受邀在首都某学院教书并主持系务。她每天得吃某种止痛剂上班,但止痛剂十分伤胃,又无任何疗效,只是麻着痛处,让双脚还可操作,但这样反而十分不利于康复。吃了止痛药,可以走路,但每走一步便是加重伤势,只是当事人不觉得痛而已。奉劝每位习惯晨运的高龄人士,不要跑步,宁可疾行。运动鞋子要买好的,鞋垫要软要厚。不必每天晨运,一周三次就差不多了,而且不要忘记补充胶原蛋白。
当然,如果你喜欢每天晨运,又乐在其中,十分尽兴,那没问题。你做你喜欢做的事,自然百病难侵。
快乐是免疫之本
2009/01/19
●温任平
写了多篇有关养生之道、营养学的文章,提到免疫能力等问题,有位读者来信说:“快乐能增强人的免疫功能”,这句话说得真对。 一个人经常爱笑,开朗乐观,即使粗茶淡饭,也能少病长寿。张国荣从24层高的大厦往下跳是受不了忧郁症的折磨;林青霞的母亲也是选择自杀来躲避忧郁症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但心理健康源自“真正的快乐”(Authentic Happiness),这快乐不是丰衣足食或其他物质享受所能给予或提供的。快乐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也是对外在各种刺激或挑战的正面生命回应。
为了减肥瘦身连自己的生日蛋糕也不敢沾,耳际听着其他前来道贺、祝寿的朋友说蛋糕怎样好吃,口感如何细腻,这位口水往肚里咽的女生会快乐吗?不喜欢运动的人每天清晨6时,天还没亮,逼着自己去跑步、游泳、爬山、做瑜珈……所有项目做妥收工,然后很不开心的回到家里,这种沮丧感大大减低人的身体的免疫功能。其实疾行半个小时,只能消耗200个卡路里,那等于一碗白饭或一块老婆饼的热量;游泳30分钟,只能消耗掉300个大咔,而一包包洋芋片的热量是700大卡,以运动减肥,效果可疑。
为了快乐而生活
如果你像温家宝或马英九那样“喜欢”晨跑,go ahead,否则实不必较闹钟迫着自己一大早离开温暖的床
到外面的草坪跑圈圈。人是为了快乐而活,而不是为了活得久一些而活,何况运动也不担保你会活得长命健康,如果一边运动,一边在心里诅咒这种“惩罚”,那么运动令当事人情绪低落反而使他更易患病,死得快些。有多少个医生(包括专科医生)每天都运动的?为了使筋骨强健些,到外头晒晒阳光、淌淌汗水,一周三至四次,每次半个小时到45分钟,足矣。
我是那种每隔一天才运动的一族,有时看到那些老伯伯,七十多岁了,还在喘气慢跑,我会注意他们穿的鞋,料子好不好,鞋垫能不能舒缓跑步对膝盖软骨(cartilage)与韧带(ligament)的压力。很多晨起慢跑的老伯伯、老婆婆很多都因伤了软骨或韧带而不良于行,到头来得拿拐杖或坐轮椅。我们的行人道,花园的走道,还有大草场周边的路大多不怎样平坦,有些地方还出现低洼凹陷,老人家穿着劣质的运动鞋,在高低参差的路上跑步,双膝的“胶原蛋白”(collagen)很快即被磨损、刨光,拐着走路。西医的极端做法会把膝盖换掉,但往往没甚效果,阴天下雨,两脚痠痛不已,成了颇为可靠的气象预告。
治疗之道在于食疗,在于多吃些内蕴胶原蛋白的食物,燕窝的胶原蛋白含量丰富,但它太昂贵,花两三千
令吉来“进补”,际此经济低迷之际,这样的开销可能奢侈些,但坊间有所谓“穷人的燕窝”,一是雪蛤,二是白木耳(雪耳)。雪蛤对女生不太好,因为停经的妇女多服可能会子宫生水瘤,男生倒没这问题。
胶原蛋白有动物性与植物性两种。先父爱吃猪皮,因为老一辈的人相信“吃猪皮,脚有力”,这是传统智慧,猪皮的胶原蛋白丰富,老人家手脚矫健正源自这种胶原蛋白。从现代的营养学来看,猪皮的缺点在于坏胆固醇偏高。动物性的胶原蛋白也可从海参、干贝、鲍鱼摄取,但这些都是高档(高价)食品,远不及猪皮的价廉物美。
植物性的胶原蛋白来自前面提到的白木耳,还有黑木耳、海带、莲藕、帝皇苗、羊角豆、番薯叶,这些食
物那种粘粘、滑滑的物质即是胶原蛋白。胶原不仅能保护人体的软骨与韧带,它本身像层漆,能修护五脏六腑的粘膜,从口腔内膜、阴道薄膜到耳膜、心脏瓣膜如果损耗(老化或病毒侵害)都得靠这些食物补破修复。以前可用虎骨胶,虎骨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今日虎骨已不能应市。
肺部功能差,经常咳嗽的人,支气管、气管、肺叶亦需胶原蛋白修护,吃不起燕窝的人可吃白木耳、薏仁
及其他百合科植物像百合、麦冬、天冬、知母,这些有药疗性的食物含有“皂素”,黏黏滑滑的适足以保护气管与肺叶,皂素亦可把呼吸系统内的分泌物与不洁物清除掉。
本文主题本来是谈快乐是免疫之本,会扯到胶原蛋白去是因为一位老友传来一则手机短讯,告诉我她正为
足疾所苦。她每天强迫自己到户外跑步,一两年下来,膝部胶质磨损,举步维艰。她是位工商管理学博士,退休后受邀在首都某学院教书并主持系务。她每天得吃某种止痛剂上班,但止痛剂十分伤胃,又无任何疗效,只是麻着痛处,让双脚还可操作,但这样反而十分不利于康复。吃了止痛药,可以走路,但每走一步便是加重伤势,只是当事人不觉得痛而已。奉劝每位习惯晨运的高龄人士,不要跑步,宁可疾行。运动鞋子要买好的,鞋垫要软要厚。不必每天晨运,一周三次就差不多了,而且不要忘记补充胶原蛋白。
当然,如果你喜欢每天晨运,又乐在其中,十分尽兴,那没问题。你做你喜欢做的事,自然百病难侵。
忧郁症的拯救之道
线装情结:
忧郁症的拯救之道
2009/03/16
●温任平
宇宙天地到处都是二元组合,日与月、阴与阳、美与丑、善与恶,进取与退却、勇敢与畏缩、光明与黑暗、坚决与犹疑,说得更远一些,生与死、神与鬼、天堂与地狱都是二元对立,但我们审视太极图,终能悟解黑的尽头看到白,白的尽头看到黑——。
当年生父饱受忧郁症的折磨,却不知道那是忧郁症。1960年,国内的资讯仍甚封闭,我们住在吡叻的小镇美罗,讯息落后。母亲茫然不知所措,她十分心疼丈夫被“怪病”纠缠,憔悴郁卒不成人形。父亲能在完全没有药疗的情况,挣扎奋斗,终于克服心魔,两年后回复正常,可谓奇迹。
今日读《古今医统大全》,内中有载:“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即郁之久,变病多端”,其症状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安,胸口胀满,胁胁隐痛;咽喉有异物感,易怒欲哭,欲食不能,欲卧不能。”用西药对抗忧郁症,效果迅速显著。可惜往往治标不治本,且副作用甚多,有者头晕目眩,有者肠胃不适,口干烦渴,心跳与血压反常,皮肤敏感,口舌僵硬等不同症候。对于严重的忧郁症患者,西医会用电休克疗法。对于拒绝饮食,严重躁动(大吵大闹,想自杀或致伤他人),或严重呆滞等的忧郁症患者,电休克诱发痉挛,切断脑神经迥路,阻止了情绪风暴的发生,效果快速有效。不过电休克疗法的禁忌甚多,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气管炎、肺结核、关节炎、风湿痛风、肝病或肾病、糖尿、青光眼、年老体弱的病人,用电休克可能造成骨折、呼吸困难、心肌衰竭、血管梗塞。电休克疗法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能不用还是不用得好。
中医面对忧郁症患者,着力点在疏肝解郁、补气养心。他们用的草药主要有下列17种:柴胡、黄连、当归、五味子、石菖莆、木香、香附、白芍、天麻、朱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茯苓、川芎、人参、党参,其组合与分量胥视病人的性别、年龄、体况、病情的深浅程度而定。医师需要漫长的临床经验,那种草药要抓14克,那种草药只能用6克,资深医师作出的判断虽不中亦不远。
正面的我与负面的我对话
笔者在这儿想谈的是病人如何自疗。人都有两个“我”,一个是“正面的我”,另一个是“负面的我”的相对主体。宇宙天地到处都是二元组合,日与月、阴与阳、美与丑、善与恶,进取与退却、勇敢与畏缩、光明与黑暗、坚决与犹疑,说得更远一些,生与死、神与鬼、天堂与地狱都是二元对立,但我们审视太极图,终能悟解黑的尽头看到白,白的尽头看到黑,亢龙有悔,否极泰来的道理。让“正面的我”与“负面的我”对话,这是“文明对话”的具体而微(A dialogue between two civilizations in miniature )。在还未进行这种对话之前,先到户外晒几天阳光,吸收阳光的“一白生七色”(彩虹)的宇宙能量,或者先练几天太极拳,把刚柔并济、刚柔互补的操作以肢体动作具现,让五脏六腑都感受得到。做好了这些准备工夫,“正面的我”与“负面的我”交谈的最佳时机成熟,“正面的我”告诉“负面的我”说:“我们一觉醒来,睁眼发觉自己活着,即应感恩。我们有房子可住,有床可睡,不必捱饥受冻,更应该感恩。生命是那么宝贵,时间是那么值得珍惜,
我们每一天都要活得精彩,怎允许忧郁侵袭得逞?……“邪不能胜正”、“正面的我”始终能占上风。
佛家相信一个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遭遇忧郁症是宿世的业于今生的“具现”(manifestation)。“业”(Karma)是什么?我是学文学的,总会想到用比喻之法,让读者较易了解。“业”像粘附在残垣败壁上面的青苔,洗刷不易,必须擦垢磨光,始能让这些年代久远的滋生物剥落。布施是个好方法,用福报的累积来抵销业障的蔓生。布施不必像陈家庚、邵逸夫、李嘉诚,动辄千万元捐款建校或援助灾黎,量力而为,2令吉也是布施。而且布施还有所谓颜施、口施、身施诸法。财施是一种方便,可多可少,视乎自己的经济能力而定。和颜悦色对人(相对于凶神恶煞)对员工 、属下、子侄是颜施;不出口伤人(相对于疾言厉色),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婉言劝导是口施。多布施、减业力,就是在做刮垢磨光的工作。帮助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你会发觉成就别人的同时,你也正在成就自己,那些从事社会义工的中老人不会罹患忧郁症。事实上,有不少中老年人正因为被忧郁症困扰,或暂时忘却自身的苦难,撇下自身的苦难,为盲人、为残障人士、为弱智群体服务,包括替他洗抹、按摩身体,而治好他们的忧郁症。专心进修、拼命工作,亦能发挥转移作用,使当事人无暇忧郁。
忧郁症的拯救之道
2009/03/16
●温任平
宇宙天地到处都是二元组合,日与月、阴与阳、美与丑、善与恶,进取与退却、勇敢与畏缩、光明与黑暗、坚决与犹疑,说得更远一些,生与死、神与鬼、天堂与地狱都是二元对立,但我们审视太极图,终能悟解黑的尽头看到白,白的尽头看到黑——。
当年生父饱受忧郁症的折磨,却不知道那是忧郁症。1960年,国内的资讯仍甚封闭,我们住在吡叻的小镇美罗,讯息落后。母亲茫然不知所措,她十分心疼丈夫被“怪病”纠缠,憔悴郁卒不成人形。父亲能在完全没有药疗的情况,挣扎奋斗,终于克服心魔,两年后回复正常,可谓奇迹。
今日读《古今医统大全》,内中有载:“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即郁之久,变病多端”,其症状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安,胸口胀满,胁胁隐痛;咽喉有异物感,易怒欲哭,欲食不能,欲卧不能。”用西药对抗忧郁症,效果迅速显著。可惜往往治标不治本,且副作用甚多,有者头晕目眩,有者肠胃不适,口干烦渴,心跳与血压反常,皮肤敏感,口舌僵硬等不同症候。对于严重的忧郁症患者,西医会用电休克疗法。对于拒绝饮食,严重躁动(大吵大闹,想自杀或致伤他人),或严重呆滞等的忧郁症患者,电休克诱发痉挛,切断脑神经迥路,阻止了情绪风暴的发生,效果快速有效。不过电休克疗法的禁忌甚多,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气管炎、肺结核、关节炎、风湿痛风、肝病或肾病、糖尿、青光眼、年老体弱的病人,用电休克可能造成骨折、呼吸困难、心肌衰竭、血管梗塞。电休克疗法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能不用还是不用得好。
中医面对忧郁症患者,着力点在疏肝解郁、补气养心。他们用的草药主要有下列17种:柴胡、黄连、当归、五味子、石菖莆、木香、香附、白芍、天麻、朱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茯苓、川芎、人参、党参,其组合与分量胥视病人的性别、年龄、体况、病情的深浅程度而定。医师需要漫长的临床经验,那种草药要抓14克,那种草药只能用6克,资深医师作出的判断虽不中亦不远。
正面的我与负面的我对话
笔者在这儿想谈的是病人如何自疗。人都有两个“我”,一个是“正面的我”,另一个是“负面的我”的相对主体。宇宙天地到处都是二元组合,日与月、阴与阳、美与丑、善与恶,进取与退却、勇敢与畏缩、光明与黑暗、坚决与犹疑,说得更远一些,生与死、神与鬼、天堂与地狱都是二元对立,但我们审视太极图,终能悟解黑的尽头看到白,白的尽头看到黑,亢龙有悔,否极泰来的道理。让“正面的我”与“负面的我”对话,这是“文明对话”的具体而微(A dialogue between two civilizations in miniature )。在还未进行这种对话之前,先到户外晒几天阳光,吸收阳光的“一白生七色”(彩虹)的宇宙能量,或者先练几天太极拳,把刚柔并济、刚柔互补的操作以肢体动作具现,让五脏六腑都感受得到。做好了这些准备工夫,“正面的我”与“负面的我”交谈的最佳时机成熟,“正面的我”告诉“负面的我”说:“我们一觉醒来,睁眼发觉自己活着,即应感恩。我们有房子可住,有床可睡,不必捱饥受冻,更应该感恩。生命是那么宝贵,时间是那么值得珍惜,
我们每一天都要活得精彩,怎允许忧郁侵袭得逞?……“邪不能胜正”、“正面的我”始终能占上风。
佛家相信一个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遭遇忧郁症是宿世的业于今生的“具现”(manifestation)。“业”(Karma)是什么?我是学文学的,总会想到用比喻之法,让读者较易了解。“业”像粘附在残垣败壁上面的青苔,洗刷不易,必须擦垢磨光,始能让这些年代久远的滋生物剥落。布施是个好方法,用福报的累积来抵销业障的蔓生。布施不必像陈家庚、邵逸夫、李嘉诚,动辄千万元捐款建校或援助灾黎,量力而为,2令吉也是布施。而且布施还有所谓颜施、口施、身施诸法。财施是一种方便,可多可少,视乎自己的经济能力而定。和颜悦色对人(相对于凶神恶煞)对员工 、属下、子侄是颜施;不出口伤人(相对于疾言厉色),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婉言劝导是口施。多布施、减业力,就是在做刮垢磨光的工作。帮助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你会发觉成就别人的同时,你也正在成就自己,那些从事社会义工的中老人不会罹患忧郁症。事实上,有不少中老年人正因为被忧郁症困扰,或暂时忘却自身的苦难,撇下自身的苦难,为盲人、为残障人士、为弱智群体服务,包括替他洗抹、按摩身体,而治好他们的忧郁症。专心进修、拼命工作,亦能发挥转移作用,使当事人无暇忧郁。
刘墉的精彩句
刘墉的精彩句
2009/04/20
●温任平
偶然开电视,也不懂是那个频道正在播放着《刘墉八分钟》。刘墉是大学教授,他在台湾出版的书在港台新马4地颇为畅销,国内书店的每月10大畅销书,刘墉经常榜上有名。但我的书房没有他的书,他在书里所传播或宣扬的一般知识与通俗智慧,不合我的阅读口胃。不过那天的《刘墉八分钟》的结尾语令我聆听后心中震动:
“一个男人如果他不懂得在什么时候与自己的女人疏离;一个女人如果她不懂得在什么时候与自己的孩子疏离;一个孩子如果他不懂得在什么时候与电视机疏离,这些人都成不了大器。”
这3个“如果”掷地有声,一针见血,点中了不少人的要害,最后的那个“如果”改为“……一个孩子如果不懂得在什么时候与他的手机、电视机、电脑疏离,成不了大器。”可能更妥贴、全面。今日的孩子,尤其是上了中学的少年,沉迷于手机的各种功能与游戏,从铃声下载、短讯传递,图案照片分享、听歌曲看电影,已经到了“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的地步。
电视节目的黄金时间从晚上8时到10时30分,至少有两出香港粤语连续剧播映。除非做父母的严加管制,还在念书的孩子又懂得自我约束,否则下午放学,先被手机的留讯、对话、音响所纠缠,晚饭过后又走进电视的造梦工厂,在虚拟的世界里倘佯,连续剧看完后很自然又会回味戏中的人物人事与剧情。一天到晚,孩子们都在忙着,忙着却忽略了功课,荒废了学业。家里有电脑的,更是防不胜防,孩子以找资料为名,在互联网上寻乐及寻新奇,或“伊媚儿”给网友,胡扯些无关痛痒的话题,杀死时间。
不懂自律难成大器
孩子不懂得自律,整日在玩手机、看电视、上电脑,无心学习,为新科技的声色犬马所迷,难成大器,固不待言。至于身为人母者,可以疼爱子女,但不能宠爱过甚以致溺爱,对子女的要求千依百顺,连买一部国产车Persona的颜色,都得征求6岁小孩子的意见。这是真人真事。这位伟大的母亲与丈夫都喜欢香槟浅黄,还在念幼儿园的女儿却喜欢灰蓝,到头来母亲只能俯顺“女儿大人”的意愿。驾车的人反而要听从一个不懂事也不懂得驾车的稚童的话,神奇得有点荒谬。这位伟大的母亲平日吃早餐,亦以女儿的意见为依归,女儿说不要吃芝士蛋糕,她站在Secret Ricipies门口只能呆望。
另一种宠溺是过度的保护:不准动这个,不能玩这个,即使在儿童游乐场,孩子坐滑梯、翘翘板都在旁边死命出力扶持。这么一来,孩子玩得不尽兴,在别的儿童的心目中,他/她是个妈妈翼护着的小鸡,受不到尊重,不能当友侪的领袖。我们这些老一辈的,当年爬过芒果树、红毛丹树,番石榴的枝干,柔韧不易折断,我最喜欢的游戏是在上面学孙悟空荡秋千,并且学泰山呛吼,“号召”群兽。我们是这样长大的,身上不免有些伤痕,但却活得比今日的儿童健康、有活力、多元与有情趣。为人母亲,一定要懂得在恰当的时候疏离自己的子女,让他们亲自尝试、亲身体验,这样的成长才有意义。不要把自己的孩子饲养成与家里的猫狗无异的宠物。
温室里的小花,拿到庭院外一晒就萎谢掉;没有受过适当家庭教育与训练的孩子,依赖成性,一踏入社会即碰壁。这是铁律。
无意视女人为祸水
至于留到最后才讨论的,一个男人如果不懂在适当的时候疏离自己的女人,难成大器,那是因为这问题最少人注意,也罕见有人讨论。我无意把女人视为红颜祸水,倾国倾城,这种言论近乎弱智,更无意把妲己褒似一个个拖出来“鞭尸”(一笑)。男人易被女性吸引,有些男人整天在揣测女生的心思,找机会奉承、逢迎,投其所好。这些小男人太没出息,吾不屑多论。为人丈夫者,如果样样事情以太太的意愿为意愿,泯灭了自我,恐怕行之不远。男女有别,各有优劣,彼此的胸襟怀抱不一样,大家的能耐亦各异,如果每件事情都由妻子导航,男人的本领就无从施展。不要太相信“怕老婆的人会发达”这些乡愿妄语。在一个家庭里面,在一个具备动能性的家庭里,过去“男主外,女主内”的男权主义固然落伍,反过来“女决策,男依从”也违背人情道理。这件事你有把握,你当主角;另一件事,我较熟悉,我来应付。大家同坐一艘船,两个人甚至整条船上的人都应该互相搭配,发挥良性互动,才能千里扬帆,抵达目的地。
如果丈夫的在做着一些他应该做的事,而做太太的不能谅解,丈夫应该短暂疏离她。男儿志在四方,女的却要男生每天陪着自己温言暖语,面对这类两难,为了自己的前途,家庭的将来,男的应该毅然选择开拓出路,冲出瓶颈,妻子的埋怨絮聒,大可放在一边。这是短暂的疏离,奋斗看到成果,妻子自知鸿鹄志。一个男人如果与他谈话,遇上问题,总要说会回家征求太太的意见,这和一个未成年的男生,遇上问题,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我不能决定,要回去问妈妈。”有分别吗?50步与100步,男孩与男人都应该适时“断奶”,找回自己,才有望成大业,做大事。
2009/04/20
●温任平
偶然开电视,也不懂是那个频道正在播放着《刘墉八分钟》。刘墉是大学教授,他在台湾出版的书在港台新马4地颇为畅销,国内书店的每月10大畅销书,刘墉经常榜上有名。但我的书房没有他的书,他在书里所传播或宣扬的一般知识与通俗智慧,不合我的阅读口胃。不过那天的《刘墉八分钟》的结尾语令我聆听后心中震动:
“一个男人如果他不懂得在什么时候与自己的女人疏离;一个女人如果她不懂得在什么时候与自己的孩子疏离;一个孩子如果他不懂得在什么时候与电视机疏离,这些人都成不了大器。”
这3个“如果”掷地有声,一针见血,点中了不少人的要害,最后的那个“如果”改为“……一个孩子如果不懂得在什么时候与他的手机、电视机、电脑疏离,成不了大器。”可能更妥贴、全面。今日的孩子,尤其是上了中学的少年,沉迷于手机的各种功能与游戏,从铃声下载、短讯传递,图案照片分享、听歌曲看电影,已经到了“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的地步。
电视节目的黄金时间从晚上8时到10时30分,至少有两出香港粤语连续剧播映。除非做父母的严加管制,还在念书的孩子又懂得自我约束,否则下午放学,先被手机的留讯、对话、音响所纠缠,晚饭过后又走进电视的造梦工厂,在虚拟的世界里倘佯,连续剧看完后很自然又会回味戏中的人物人事与剧情。一天到晚,孩子们都在忙着,忙着却忽略了功课,荒废了学业。家里有电脑的,更是防不胜防,孩子以找资料为名,在互联网上寻乐及寻新奇,或“伊媚儿”给网友,胡扯些无关痛痒的话题,杀死时间。
不懂自律难成大器
孩子不懂得自律,整日在玩手机、看电视、上电脑,无心学习,为新科技的声色犬马所迷,难成大器,固不待言。至于身为人母者,可以疼爱子女,但不能宠爱过甚以致溺爱,对子女的要求千依百顺,连买一部国产车Persona的颜色,都得征求6岁小孩子的意见。这是真人真事。这位伟大的母亲与丈夫都喜欢香槟浅黄,还在念幼儿园的女儿却喜欢灰蓝,到头来母亲只能俯顺“女儿大人”的意愿。驾车的人反而要听从一个不懂事也不懂得驾车的稚童的话,神奇得有点荒谬。这位伟大的母亲平日吃早餐,亦以女儿的意见为依归,女儿说不要吃芝士蛋糕,她站在Secret Ricipies门口只能呆望。
另一种宠溺是过度的保护:不准动这个,不能玩这个,即使在儿童游乐场,孩子坐滑梯、翘翘板都在旁边死命出力扶持。这么一来,孩子玩得不尽兴,在别的儿童的心目中,他/她是个妈妈翼护着的小鸡,受不到尊重,不能当友侪的领袖。我们这些老一辈的,当年爬过芒果树、红毛丹树,番石榴的枝干,柔韧不易折断,我最喜欢的游戏是在上面学孙悟空荡秋千,并且学泰山呛吼,“号召”群兽。我们是这样长大的,身上不免有些伤痕,但却活得比今日的儿童健康、有活力、多元与有情趣。为人母亲,一定要懂得在恰当的时候疏离自己的子女,让他们亲自尝试、亲身体验,这样的成长才有意义。不要把自己的孩子饲养成与家里的猫狗无异的宠物。
温室里的小花,拿到庭院外一晒就萎谢掉;没有受过适当家庭教育与训练的孩子,依赖成性,一踏入社会即碰壁。这是铁律。
无意视女人为祸水
至于留到最后才讨论的,一个男人如果不懂在适当的时候疏离自己的女人,难成大器,那是因为这问题最少人注意,也罕见有人讨论。我无意把女人视为红颜祸水,倾国倾城,这种言论近乎弱智,更无意把妲己褒似一个个拖出来“鞭尸”(一笑)。男人易被女性吸引,有些男人整天在揣测女生的心思,找机会奉承、逢迎,投其所好。这些小男人太没出息,吾不屑多论。为人丈夫者,如果样样事情以太太的意愿为意愿,泯灭了自我,恐怕行之不远。男女有别,各有优劣,彼此的胸襟怀抱不一样,大家的能耐亦各异,如果每件事情都由妻子导航,男人的本领就无从施展。不要太相信“怕老婆的人会发达”这些乡愿妄语。在一个家庭里面,在一个具备动能性的家庭里,过去“男主外,女主内”的男权主义固然落伍,反过来“女决策,男依从”也违背人情道理。这件事你有把握,你当主角;另一件事,我较熟悉,我来应付。大家同坐一艘船,两个人甚至整条船上的人都应该互相搭配,发挥良性互动,才能千里扬帆,抵达目的地。
如果丈夫的在做着一些他应该做的事,而做太太的不能谅解,丈夫应该短暂疏离她。男儿志在四方,女的却要男生每天陪着自己温言暖语,面对这类两难,为了自己的前途,家庭的将来,男的应该毅然选择开拓出路,冲出瓶颈,妻子的埋怨絮聒,大可放在一边。这是短暂的疏离,奋斗看到成果,妻子自知鸿鹄志。一个男人如果与他谈话,遇上问题,总要说会回家征求太太的意见,这和一个未成年的男生,遇上问题,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我不能决定,要回去问妈妈。”有分别吗?50步与100步,男孩与男人都应该适时“断奶”,找回自己,才有望成大业,做大事。
G20•股市 黄金•钻石
G20•股市 黄金•钻石
2009/04/13
●温任平
读者手上有闲钱,买1克拉或1克拉以上的钻石收藏,不仅可保值还可溢价沽售,但钻石的流通性远不如黄金,套现较黄金困难——大家本来都不看好G20,所谓“20国经济峰会”有何重大突破,因为欧美的立场分歧之大,多年已如此,次贷危机发生后,英德法诸国受到美国连累,经济严重衰退,失业破产人口暴增,对美国可谓反感已极。美国是世界唯一的超强,欧盟对它许多时候只能容忍,或敢怒不敢言。
欧盟的两大盟主德法两国对态度嚣张的小布什总统的厌恶,人所共知。还是法国人较坦率,它的振兴经济部长德维让直接指出: “美国在教训人的时候应该谦虚一些,美国自己才是这场危机的源头!”
G20峰会出现转机
形象清新的奥巴马继任美国总统职后,美国一改过去共和党执政那种飞扬跋扈的态度,使众人都不看好的G20峰会出现了转机。由德法主导的欧盟27国咸认为不重建全球金融体系,一味像美国那样注资市场既无意义又无实效。欧盟的要求是加强金融监控管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而欧盟企图打破美国金融垄断的潜议题,与中国温家宝总理与中国银行总裁周小川间接与直接的提出以另一种世界货币取代美元的可能性可谓互相呼应。但是我们亦不难理解,无论奥巴马政治理念如何开明,他都必须捍卫美元的地位,任何改革全球金融体系而损害或削弱美国的主导权的举措,奥巴马一定反对。
可能是这场全球性的经济深度衰退太严重了,G20峰会居然达致某些重要的共识,像加强金融监管,立法遏制监管可能出现的纰漏。美国甚至同意不搞各国都会受到伤害的贸易保护主义(前一阵子,“美国人应买美国货”的口号甚嚣尘上)。G20于4月2日达成协议,注资5000亿美元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使该组织“弹药”大增,有这能力援助陷于困境的世界诸国,包括受创沉重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东欧等穷国。G20国家还承诺在2010年之前拨款5兆美元振兴全球经济。美国这一次的软身段,与1932年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总统拒绝出席伦敦峰会的傲慢大异。由于英德法中日诸大经济体,大伙儿都内伤严重,G20成员会被迫抛开歧见,携手救市,成果可谓一方面是意料之外,另一方面又是意料之中。世界经济当然不会因愚人节过后不久的一纸协议或宣布而即刻改善,但全球大多数国家的股市受到正面的刺激扬升,从2%到7%不等,但翌日乘高套利的活动马上涌现。这种“熊市中的牛市”,股友能赚个5%便该估货,以免被套牢。美国失业率8.5%,英国失业率6.5%,全球失业人口500万。经济情况险恶,基本因素不是今天说改善,明天就会好转的。
英国媒体于4月3日峰会闭幕那天报道,疲弱的欧元可能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诸国的拖累而崩溃,但英国之情况亦十分危殆,全球500万失业人口当中,英国失业人口占了140.
马来西亚在推出迷你预算案,承诺提供两年600亿令吉的救市配套,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取代自动引退的敦阿都拉成为巫统党魁后,宣布如有必要政府将筹资4千700亿令吉(这比600亿配套要多出近800%),除非大马也能效法美国“印钞票,救经济”,否则我们这些“非经济学人”,实在看不这4千700亿令吉从何而来。
IMF还决定出售黄金储备救助穷国,马来西亚不属于IMF定议的穷国,我们不太可能分到什么油水。细读G20峰会文告,发现有4个国家:哥斯达黎加、马来西亚、菲律宾与乌拉圭被列入要被G20采取严厉制裁的国家,原因据说是上述4国没有遵循国际通行税务准则。G20怎样制裁马来西亚?我们不便揣测,但肯定这对挣扎中企图脱困的大马经济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
国行承诺偿付存款
第一波金融海啸冲垮了美国4大投资银行,从高盛到美林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创造者(creators)今日都乖乖转型成了商业银行。第二波金融海啸将直接冲击全世界的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美国政府对银行存户从50万增至250万,这是为什么美国虽然有800多间银行破产,而挤提的现象鲜见。我国银行对存户的保证本来是每人于每家银行6万令吉,去年年杪,国家银行总裁洁蒂保证银行一旦出问题,国行将偿付存户所有存款。我国政府迅速探取果断的承诺,在安抚民心方面效用甚大。
当然有些人仍然觉得要分散风险,他们乘低买优质股(或消息股)、房地产、黄金、钻石或其他期货。我不是投资专家,不敢在此放肆放话。1安士900美元的黄金偏高,钻石也能保值。每趟世界不景气,国际金价、钻价都不约而同飙升。从1973年到1980年不足7年时间,钻价上扬636%(即6.36倍);今日黄金价暴涨,钻价却“如如不动”。读者手上有闲钱,买1克拉或1克拉以上的钻石收藏,不仅可保值还可溢价沽售,但钻石的流通性远不如黄金,套现较黄金困难。
2009/04/13
●温任平
读者手上有闲钱,买1克拉或1克拉以上的钻石收藏,不仅可保值还可溢价沽售,但钻石的流通性远不如黄金,套现较黄金困难——大家本来都不看好G20,所谓“20国经济峰会”有何重大突破,因为欧美的立场分歧之大,多年已如此,次贷危机发生后,英德法诸国受到美国连累,经济严重衰退,失业破产人口暴增,对美国可谓反感已极。美国是世界唯一的超强,欧盟对它许多时候只能容忍,或敢怒不敢言。
欧盟的两大盟主德法两国对态度嚣张的小布什总统的厌恶,人所共知。还是法国人较坦率,它的振兴经济部长德维让直接指出: “美国在教训人的时候应该谦虚一些,美国自己才是这场危机的源头!”
G20峰会出现转机
形象清新的奥巴马继任美国总统职后,美国一改过去共和党执政那种飞扬跋扈的态度,使众人都不看好的G20峰会出现了转机。由德法主导的欧盟27国咸认为不重建全球金融体系,一味像美国那样注资市场既无意义又无实效。欧盟的要求是加强金融监控管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而欧盟企图打破美国金融垄断的潜议题,与中国温家宝总理与中国银行总裁周小川间接与直接的提出以另一种世界货币取代美元的可能性可谓互相呼应。但是我们亦不难理解,无论奥巴马政治理念如何开明,他都必须捍卫美元的地位,任何改革全球金融体系而损害或削弱美国的主导权的举措,奥巴马一定反对。
可能是这场全球性的经济深度衰退太严重了,G20峰会居然达致某些重要的共识,像加强金融监管,立法遏制监管可能出现的纰漏。美国甚至同意不搞各国都会受到伤害的贸易保护主义(前一阵子,“美国人应买美国货”的口号甚嚣尘上)。G20于4月2日达成协议,注资5000亿美元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使该组织“弹药”大增,有这能力援助陷于困境的世界诸国,包括受创沉重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东欧等穷国。G20国家还承诺在2010年之前拨款5兆美元振兴全球经济。美国这一次的软身段,与1932年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总统拒绝出席伦敦峰会的傲慢大异。由于英德法中日诸大经济体,大伙儿都内伤严重,G20成员会被迫抛开歧见,携手救市,成果可谓一方面是意料之外,另一方面又是意料之中。世界经济当然不会因愚人节过后不久的一纸协议或宣布而即刻改善,但全球大多数国家的股市受到正面的刺激扬升,从2%到7%不等,但翌日乘高套利的活动马上涌现。这种“熊市中的牛市”,股友能赚个5%便该估货,以免被套牢。美国失业率8.5%,英国失业率6.5%,全球失业人口500万。经济情况险恶,基本因素不是今天说改善,明天就会好转的。
英国媒体于4月3日峰会闭幕那天报道,疲弱的欧元可能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诸国的拖累而崩溃,但英国之情况亦十分危殆,全球500万失业人口当中,英国失业人口占了140.
马来西亚在推出迷你预算案,承诺提供两年600亿令吉的救市配套,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取代自动引退的敦阿都拉成为巫统党魁后,宣布如有必要政府将筹资4千700亿令吉(这比600亿配套要多出近800%),除非大马也能效法美国“印钞票,救经济”,否则我们这些“非经济学人”,实在看不这4千700亿令吉从何而来。
IMF还决定出售黄金储备救助穷国,马来西亚不属于IMF定议的穷国,我们不太可能分到什么油水。细读G20峰会文告,发现有4个国家:哥斯达黎加、马来西亚、菲律宾与乌拉圭被列入要被G20采取严厉制裁的国家,原因据说是上述4国没有遵循国际通行税务准则。G20怎样制裁马来西亚?我们不便揣测,但肯定这对挣扎中企图脱困的大马经济肯定不是什么好消息。
国行承诺偿付存款
第一波金融海啸冲垮了美国4大投资银行,从高盛到美林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创造者(creators)今日都乖乖转型成了商业银行。第二波金融海啸将直接冲击全世界的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美国政府对银行存户从50万增至250万,这是为什么美国虽然有800多间银行破产,而挤提的现象鲜见。我国银行对存户的保证本来是每人于每家银行6万令吉,去年年杪,国家银行总裁洁蒂保证银行一旦出问题,国行将偿付存户所有存款。我国政府迅速探取果断的承诺,在安抚民心方面效用甚大。
当然有些人仍然觉得要分散风险,他们乘低买优质股(或消息股)、房地产、黄金、钻石或其他期货。我不是投资专家,不敢在此放肆放话。1安士900美元的黄金偏高,钻石也能保值。每趟世界不景气,国际金价、钻价都不约而同飙升。从1973年到1980年不足7年时间,钻价上扬636%(即6.36倍);今日黄金价暴涨,钻价却“如如不动”。读者手上有闲钱,买1克拉或1克拉以上的钻石收藏,不仅可保值还可溢价沽售,但钻石的流通性远不如黄金,套现较黄金困难。
订阅:
博文 (Atom)